发酵熟茶四要素
a、原料
b、水分
c、温度
d、堆子高度
原料:
普洱茶原料品质高低,产区最终形成普洱熟茶不同的品质。
水分:
水分是指普洱茶发酵时的用水量,发酵茶的用水量是发酵晒青毛料总重量乘以35%-40%,所得到的数值就是用水的总重量。实际生产过程中,嫩度高、叶肉薄的用水量要少一点;条索粗壮、粗老的用水量可以多一点。
温度:
这里的温度是指渥堆发酵时的堆子温度,渥堆发酵时正常的堆子温度一般要保持在50-65度之间。温度过高容易烧堆碳化,发酵损耗大,滋味较淡薄,不易成型。反之,渥堆发酵时堆子温度较低,其普洱茶品质特征汤色浑浊、香气低沉,易带酸味。
堆子高度:
普洱茶在渥堆发酵过程中,正常高度一般在50-80厘米。目前整个普洱茶生产过程中,厂家不同堆子高度也有所区别,大体分为矮堆发酵和高堆发酵。
1、矮堆发酵:
堆子高度40厘米以下,发酵时用水量要偏高一般在40%左右,堆子起温较快,周期短。低堆发酵的品质特征在于干茶色泽红润,条索完整度好,汤色明亮;缺点在于汤感显薄。
2.高堆发酵:
这也就是传统发酵,堆子高度一般在75厘米左右,发酵用水量在38%左右,整个发酵过程中依据发酵堆子的水份及发酵成熟度的不同,需要重复补水,发酵周期较长。高堆发酵的品质特征在于干茶色泽显暗,条索完整度稍差,汤色稍浊;优点在于后期转换汤感相对浓醇、甘滑。
普洱熟茶渥堆发酵原理
普洱熟茶是云南特色茶,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作为原料,经过适度潮水微生物湿热作用发酵而形成的,传统成品可分为散茶及成型两种。其品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和水热作用,品质特征是干茶外形红褐色,汤色红浓明亮(褐红或棕红),滋味醇厚甘滑,香气独特陈香。
普洱熟茶生产加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
主要是指鲜叶采摘离开茶树母体、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过程。这个阶段主要是鲜叶失水和多酚类氧化过程,整个过程基本在8至24小时内完成,它是晒青干毛茶外形色泽、汤色、鲜爽度等的形成主要阶段,是后期普洱熟茶风味的形成基础。
(二)发酵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晒青毛茶经过潮水,渥堆发酵,自然风干,在微生物参与湿热过程。整个过程一般经过45至60天,是普洱茶外形、内质形成的主要过程。
(三)陈化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熟茶毛料经过筛分、拣剔、制成散料成品或蒸压成型包装成成品后的开始,整个过程可达几年至几十年,是普洱茶陈化果香木香药香形成汤感醇滑及汤色亮化的漫长过程。(来源:霸茶普洱,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