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学茶札记(二):茶山不是处女座

2020-04-21 zsdown520  451  收藏  管理

80后学茶札记(二):茶山不是处女座

为成为 标题党 跟大家道个歉,这篇札记当然不是讨论星座,而是将星座先入为主的 潜意识 认同技巧与茶山的认知做一个类比,避免一谈及 茶 会让各位觉得枯燥。

老班章村是布朗系茶区的代表以及佼佼者,这个名号即便没喝过茶的人也有耳闻。我搜罗归纳了盛传的几个老班章茶叶特点:1、典型大叶种栽培型古树,有强烈的山野气韵,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2、老班章的香气很强,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3、老班章的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4、品饮过老班章后整个口腔和咽喉都会感到甜而滑润,而且时间会很长,甘润感会持续数个小时;5、茶气强,在饮时可以感觉到,而且饮后手、脚、头、背等会发热出微汗。

看到这些有没有很熟悉的赶脚,这种手法与网络上对处女座所下的 黑手 是否如出一辙!各种标签言之凿凿,让身为处女座的你不得不信,因为一切说法好像都跟 处子 有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关联,而这种标签一旦贴上,你会发现身边 处女 座筒子们的表现真的越来越 处女 了呢,这种 潜意识 认同并影响行为的表现,跟我们对班章形成的所有认知是不是也一样呢。

凡事就怕先入为主,关于班章,有几个真相我想在这里说道说道。首先,班章是栽培型古树,大概是由300多年前的布朗族栽种下去的。当时的茶籽有这么几个来源:一个是帕沙种,属于泛南糯山系;另外一个是曼娥种 对,就是那个 苦茶 界响当当的老曼娥。另外两个种可能大家就不太熟悉了,一个是班盆小叶种(请注意,我说的是班盆寨子里的大、中、小叶种里的小叶种),为了保证班章大叶种 纯正 血统,班盆小叶种近年几乎被砍伐殆尽。另外一种是近15年来新栽种的小树,这个产量占到老班章年产量的80%甚至更高,没错,古树年产量只有5吨,剩下全是小树的功劳。因为有这些五湖四海的茶树汇聚一堂,老班章坚持混采就成为了一个很聪明的做法。如果你不是老班章某茶农的老主顾,对于制作大树单株的要求,茶农一般是抵制的。很多人以为这是怕大树的比例少了,大小树茶混采的价格就会得不到保障,其实这只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单株会暴露出单一茶种的 特点 ,事实上这个已经被印证过了,有一类单株苦底明显,苦化甘的过程并不像大家听到的那么 美好 ;还有一类单株香气突出,苦底轻,茶质比混采的略薄,后期偏甜汤。而这些都是真真实实的老班章。

80后学茶札记(二):茶山不是处女座

老班章,只是个地名,在这里有你不知道的 云抗十号 在悄悄生长,你敢说这不是老班章?!村民可不答应,押着你去到茶地,亲自告诉你这棵茶树已经入住 老班章 多年,并领取了老班章的身份证,请你对它保持基本的尊重O,K?

茶山仅仅只是茶山,有的是水土和环境,而关于茶山的所有的异议其实都来自外界赋予它们的标签,如果有人说了:这里的茶树都是处女座。那么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会怎么看待这些无辜的、被 处女座 的茶树们呢?

本文来自/捌零后学茶人,经作者授权说茶网(www.ishuocha.com)转载。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