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生于清咸丰十二年(1858年),卒于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享年70岁。原名祖诒,字广厦,又字长素,号更生。广东南海人,世称“康南海”、“南海先生”。著述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广艺舟双楫》等。
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858年)维新变法前。即帖学时期,及碑帖融合孕育期。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回忆自己学书经过时谈到:“先祖始教以临《乐毅论》及欧、赵书,课之颇严。”其书作《殿试状》是典型的“配制匀停、长短合度、轻重中衡”的“馆阁体”,法制森严,运笔不苟,毫无个性可言。但借此可见康有为青少年时期所练就的过硬基本功。这也为他日后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期——变法失败流亡海外16年,其个人书风逐渐形成。在此期间,他环球三周,游遍亚、欧、美、非各洲。共计42个国家和地区。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锤炼了意志,也给予了他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所独有的素质。晚期——回国之后渐入佳境为最成熟期。他的广博学识、开阔胸襟为他人所未有。所作之书纵横开阖、大气磅礴、浑厚雄健、潇洒奔放、纯以神行。妙入毫端其腕下工夫之深足以令世人折服。
康有为书法的最大贡献是首倡北碑。尤其在清末帖学成风“馆阁体”盛行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更为难得。打破了几千年来帖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对二王传统帖学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形成了近现代书坛碑派书法创作的主流形态。著《广艺舟双楫》一书体例严整,论述广泛,从文字之始,书体之演变开始,详述历朝变迁,品评各代名迹,其间又考证指法、腕法、器识等引之实用,故他对书学体系的建立和严密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此书中他对碑帖之优劣及书法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充分的解说:第一 进一步阐述了书法之理擎通自然、改革、推陈出新洗去千年的帖学诟病是书法革新的必须之路。第二 指出帖的病因所在: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亦是凤毛麟角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何帖,大抵宋、明之人重钩屡翻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第三指出改革帖学的唯一出路是南北朝碑学,并对现已出土的碑版进行整理,划出风格,以益于学者取法。此书在光绪十年脱稿付刻问世后即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在七年内凡十八印次,流传甚广,影响颇大。是为不溺旧说,寻求创新途径之作。清廷在1899年和1900年曾两次下令毁版禁印。全书内容广泛,涉猎繁夥。其写作缘起,乃寓道于技,乘时事推进,文物出土日多,考据日盛,予书法艺术发展以巨大影响。据此形势,康氏借历代书法兴衰隐喻其政见,对书法艺术理论和作品的论述与评价,旁征博引恣肆论辩。在详述书体源流,品评碑刻高下分析各家优劣的宏论中,提倡碑学,攻击帖学,提出“变”的思想原则。其“扬碑、抑帖、卑唐”,较包氏“扬碑抑帖”语广而过之,在议论博辩中主观偏颇。但就“六朝诸碑,疏其书体变迁之迹,综论其优劣得失”,却有其精辟之见,对入清以后及至清中叶受“馆阁体”羁绊而使书风披靡和帖学自穷,无疑是重重的一击。反映了时代的风尚和书法发展的自趋通变的形势要求。使碑学为之大兴以至渐成一科。在碑学与帖学相峙中,为书学的理论研究和书法艺术的振兴有倡导之功。再检康氏介绍各种北碑选目,多为藏家秘珍,并不易得,标准之字不切实际。读康氏此书,当取“人未有不为风气所限者,制度、文事、学术皆有时焉,以为之大界。美恶工拙,祗可于本界较之。”所云“大界”,即取其对于魏碑的品评之论,在书法和书法史中,提供了学术价值较大的资料,更为书学界所珍。此书虽有未免言过其实、褒贬失托,但其气魄和过人之见仍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直至今天,人们还在受其理论的影响和进一步的启发。
受其理论影响,民国时期书法界许多人从碑版中寻找新的艺术资源,并用过各种大胆尝试解放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康有为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他的探索精神和革新意识,是他在传统宝库中的广泛挖掘和科学继承,是他在创新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和成功开拓,这一切对我们均有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