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敬茶,茶文化源远流长

2020-03-12 zsdown520  629  收藏  管理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无论贫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待客用茶应做到:茶叶质量好,沏茶水质好,茶具质地好,泡茶调制好,待客礼貌好。

  早在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汉族以茶待客,历史悠久。唐代已有此俗。其内容和名称因地而异,有七家茶、元宝茶、香茶、工夫茶等。蒙古也称“敬奶茶”,流行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等地。奶茶是将砖茶掰碎,放水煮开,去掉茶叶,加鲜奶煮沸,根据各人口味,加炒米、盐或糖。文人将茶端至客人面前献与客人,以示对客人的敬意。

  茶礼,又叫“茶银”。是聘礼的一种。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在中国各民族中至今仍在流传。在拉祜族婚俗中,男女双方确定成婚日期后,男方要送茶、盐、酒、肉、米、柴等礼物给女方,拉枯人常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婚礼上必须请亲友喝茶。白族男女定婚、结婚都要送茶礼,云南中甸一带的藏族青年,在节日和农闲时,打好酥油茶带到野外聚会,遇到姑娘们便邀请人座,如看中对方,可借敬茶的机会,抢过对方的帽子,然后离开人群,进行商谈,如不同意作配偶,就将帽子拿回。侗族在解除婚约时,采用“退茶”的仪礼。

  古代男方向女方下聘,以茶为礼,称为“茶礼”,又叫“吃茶”。

  明代人许次纾《茶疏》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为下茶,亦曰吃茶。”因茶树移植则不生,种树必下籽,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为坚贞不移和婚后多子的象征,婚娶聘物必定有茶。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说:“男女未嫁娶时,相互踏歌,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

  《元曲选·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今年这个冬,要寻一个可以端茶礼、结婚姻的好日子,竟是这样难!”

  从订婚至结婚,常举行下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各种仪式。《仪礼·士昏礼·疏》谓此乃“三茶六礼”。

  江南一带的百姓虽然种茶养蚕,但却并不常喝茶,也很少有穿丝绸的服饰。百姓对茶有着一种天然的尊敬之情,他们认为“茶”是一种只在祭祀时才使用的尊贵之物。借用这种“茶为尊贵正式”的概念,所谓的“茶礼”,指的是结婚的聘礼,代表着人们对婚嫁之事的敬重之心。

  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总之,敬茶是国人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体现自己的修养。我们待客敬茶所遵循的就是一个“礼”字,我们待人接物所取的是一个“诚”字。让人间真情渗透在一杯茶水里,渗透在每个人的心灵里。 (责任编辑:润生)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