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人们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品茶的记载,《神农本草经》:“神
农尝百草,日中72毒,得茶而解之。”唐代陆羽《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关于茶的论著,是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的标杆,影响范围很广,从唐代到清末对茶的研究著作更是数不胜数,茶文化在中国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而茶也作为一种日常饮品被国人所接受,民间素有“粗茶淡饭”这样的俗语。研究茶文化就无法回避文化这一概念,文化具备一定的“社会继承”,包括的是整个物质层面的人工制品,也包括各种精神层面产物还包括一个民族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行为方式,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一书指出。文人好茶,诗人诵茶,文人墨客将历史悠久的茶与文化相结合,这使得茶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从形到质,从物到神,以及人与物的关系,茶在这一系列关系中起到了一个媒介的作用,这就形成了茶文化,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茶文化就是物质层面饮茶的文化,广义的茶文化,根据《中国茶叶大辞典》;是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切有关于茶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茶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它是由物质属性、行为规范和精神财富三个层面所组成。茶染艺术就是在茶文化这样的根基中孕育而生,并且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兴艺术门类。
茶染的由来。
茶染是草木染的一部分,它是在茶文化兴盛时期孕育发展出来的,它的制作材料就是茶,用茶汤给布料进行染色。中国是世界上茶原产地之一,有着一套特别完整和健全的生产体系,并且茶的储备量也比较大,这一点为实现茶染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茶汤是最天然的植物染料,布料在茶汤的浸泡下,可以渲染出特有的颜色,并且可以散发出清香,同时可以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抗菌和医用效果,非常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美学观。
茶染凝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但是一种传统的染色方式,更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其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未来茶染的发展方向应当与现代工艺发展相结合,让其更多地发挥价值,适应现代化发展,让更多的人使用茶染材料,感觉茶染艺术,体会其中独特的民族智慧。
本文摘自:清华教授、博导、紫砂业泰斗、泥石头平台艺术总监郑宁《茶镜》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