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往往因茶而群,却也往往因茶而孤。群居是借由茶的聚众能力在人世间作大修行,孤处则可以检藏内在,梳理生命。也可以说,孤独是进入茶事精神的眼。而要修好茶事精神,必须要修好三只眼。
茶汤之眼——苦味
苦,应该是很多人对茶汤最深刻的印象。荣西和尚在《吃茶养生记》中,将苦味列做五味之中的至味。而茶是苦味之上首,心脏好苦味,心又是五脏之首,故茶是万物之首。所谓苦水不去香不来,苦味是香气的骨架,一如梁柱之于房舍,抽离了苦味,游离在空气中的香气将显得抽象而恍惚。
老茶人每日浓啜数巡,几年下来感官难掩疲惫,口感则愈喝愈浓郁。于是每每察觉自己口感迟缓时,我总是以一程旅行让味蕾放空,非必要不轻易碰触茶汤,经过一段时间放逐留白后的第一杯茶汤,很多纯粹的味觉经验,将一一重现。
茶席之眼——造境
茶席是茶人展现梦想的舞台,借由茶器的使用,茶仪规的进行,完成近似宗教般的净化过程。然而茶毕竟不同于宗教,茶人并非宗教家,茶席也非神坛,茶仪规更非禅苑清规,更多的是茶人以茶作为俯仰天地间的依归。
茶席的布置,并非得依循固定的方位,更重要的是如何随心随境转换茶席的摆置,这当然攸关茶人的功力。就如同诸多设计师在茶席上最大的课题,是要学习摒弃设计走进生活。非得常日与茶独处才能活出自己独立的茶场域,少了主人在现实空间中生活的轨迹,再成功的造景都无法进一步衍生出情境。
茶人之眼——初相
茶人的眼睛,应是独立于名物之外用心直观去感受。如同品饮一杯茶汤,无需追查产地、年份、作者,好茶自己会说话。开启茶人之眼,就得学习品味初相。初探茶事者,总是小心翼翼在名物中寻找品味;新手泡茶也总放不下秤量计时器,唯恐怠慢茶汤;恐惧失败成了开启茶人之眼的最大阻力。
熟事茶汤者行茶运壶间难掩流利,不经意间流畅渐渐成了匠气的表现。适度地在行茶时展现一定的涩度,像蓄墨饱满的毫笔在纸上运行数时,最后以一抹减速的拖墨留在字间,形成比起笔更有精神的力量。茶人常常得借由涩度提醒自己,莫忘了当初推开茶事之门的那一份初心。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