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去茶园中建一个茶房

2020-03-22 zsdown520  693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最近,频频有北上广的老板来找我鉴茶,大部分都是老茶,价格都不低,大部分来说都比较?u>岩韵卵剩际?u>仓味扑鼻,六六粉味道入骨,入口锁喉,属于典型的08年之前官场、茶场等上流社会对于老茶的判定茶。

喝茶是一种主观性非常强的东西,人的意识往往根深蒂固。时至今日,百年老茶的诸多证据表明,市场上流通的99.99%是假茶,但是,仍然有大把的人不相信这种证据。

前几日,拜访原香港南天公司东家周勇老先生,老先生描述了一件事,2005年其由香港经过深圳,到了一家茶店,喝了几口老茶,决定买一批,商家也是熟人,知道老爷子身份,赶紧问香港的上家给周先生什么价,价格很平,结果大货拿出来,周先生尝了一口,说不是,上家在电话里骂了商家一通,赶紧给周先生调换茶品。

其实,这就是茶叶行当的一个窍门,同样的包装,同样的出厂时间,内胆的茶却可能不一样。懂行的一个茶,不懂行的是另一个茶,你很难抓住把柄。因为,包装、饼型、转化程度都高度近似。一旦货品离开商家仓库,即使有人尝出问题,商家可以推脱是茶客仓储方法不对。

周先生的家族曾经在70年代末期至于90年代中后期控制香港的茶叶市场,当时的勐海茶厂的普洱茶品皆由南天公司垄断销售,直到80年代末期,茶叶市场抬头,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才有部分货品开始流入其他香港头盘商家。

周先生介绍,70年代到80年代,港商做旧茶叶,是个技术,上述的香港商家90年代在南天公司打工,也深知如此技术。茶叶做旧,抛弃外观做旧的方法不谈,就茶叶本身而言,其实就是茶叶做熟的方法,这种方法很多种,有参考黄茶做法、红茶做法、渥堆轻重、仓储不同温度湿度控制办法等等方法,甚至恶劣的有药水的做法。

传统茶行业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茶叶做旧的方法并不为行外人所知。当时而言,做旧就是做熟,茶叶包装仿制旧茶号也不算违规,做茶的人会清楚明白告诉茶客是什么茶,至于有些商家拿去当作哪一个年代的销售,其实无法控制。作假,那是任何行业任何时代都难以避免的事情。

普洱热之初,大家都不懂,大师更不懂。但是,把茶叶沿用紫砂文化推广的方法,大师都清晰,于是,用文化的外衣来包装茶,成为茶行业横空出世的一招,这样一来,做旧则成为了茶行业讳莫如深的制茶大法。

我的文章以及出版的书籍之所以甚少涉及做旧的具体方法,是因为不希望形成犯罪片的效果,贼都拿去当教科书。如此,本来是想清晰茶界,反而,混乱了茶界。但是,有心人如果仔细阅读,实际上我在书中还是涉及了许多,其原因在于现在的普洱茶尤其复杂,很多东西不点明白,行外人茶客根本无法分辨。

比如,余秋雨先生喝了两口茶,快速地读了两本茶叶书,就天真地判断老茶的年份,甚至把老茶排了序列,其实,余先生不明白,老茶做旧的方法层出不穷,辅之以一系列老茶流行的包装论,仓储论、年份论,香气论,行外人已然糊涂,哪里有功力能分辨明白年份。

说白了,要学老茶,必须从采茶开始学,至于初制,至于发酵,至于仓储,行外人很少能具体实际参与其中数十年,则必须辅之以正确的茶学理论茶学历史,如此,才可能了然于胸。

香港的茶叶实行经纪人制度,其实与旧社会的体系一样,商家与商家之间互不来往,也互不通信息,由经纪人调配货物。80年代,南天公司是张忠先生担任经纪人,当时内地的工资才几十元,经纪人不拿工资,全靠佣金,当时张先生即可拿到港币上万元一个月。传统茶商批发的价都不高,也就是10个点的利润,周先生介绍,利润最高的是级外茶,其原因在于级外茶由其兄周琮先生开发,由其垄断销售。由此可知,当时的南天公司贸易量之大。

香港的茶行大约100多家,南天公司即控制了80多家,每家仓储是什么样,拿什么的货,张忠先生都一清二楚。周先生学茶,也是跟着张忠先生,张先生也就是周勇的师傅。至于90年代,张先生年事已高,遂介绍了其侄子进入南天公司担任经纪人,该人即为上述商家的上家。

实际上,云南在2003年,2004年就有人大量的仿制旧茶,(至于90年代中后期的省公司部门茶,其有特殊原因,是另外一个话题)周勇先生当时退出南天公司,与其兄约定不涉及普洱茶行当,不过,由于茶叶行业做顺了手,所以当时还是与省茶司合作投入了三个红茶厂,由于经常下茶区,于是,发现了很多商家当时都在做旧茶,很多人都是一个系列出品,从清代到民国再到建国初期。实际上,很多人就是当时香港南天公司的下家。其后,普洱茶越炒越热,这些都成了大师,个人历史也都越越改越离谱。

这些历史脉络其实是清晰的,只不过,江湖的势力一直在扭曲,如此,背景才模糊,茶饼的故事才动人,茶饼的历史才悠远。

这股老茶的文化的势力从广州到昆明,到北京,到上海。现在,广州到昆明稍有清晰、然而,北京和上海则成为了老茶文化的重灾区。我告诉来鉴茶的老板,你就当来云南躲雾霾吧,你有那个钱,有那份心,不如我们约着去茶园建一所茶房,品一口真茶,谈一点实实在在的茶文化,多逍遥。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