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混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会以“捡漏”为乐。坊间也会流传一些“捡漏”的传说,刺激与激励着后来者,并成为茶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捡漏”,在本质上是对茶品价值的再发现、再认识。只要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对茶的认识在变化发展中,“捡漏”事件就会不断发生。相比之下,正确用料与工艺下的普洱茶其随时间的变化发展更明显,所以人们更热衷于收藏普洱茶也更期待有“捡漏”的机会。
我们通常可以把“捡漏”分为“小漏”和“大漏”两种。“小漏”说的是价格上的差异,而“大漏”表现的则是对茶在本性上的、领悟力上的差异。当年对号级印级茶、88青的追捧以及现在对标杆+“三座大山”的认可,都分别建立在“越陈越香”(对陈化时间的要求)、“干仓存茶”(对仓储环境的要求)以及“中生代好茶品鉴标准”(对用料的要求)等理论基础之上,可以看作是因观念的创新转变而捡“大漏”的成功范例。
有“捡漏”就有“打眼”。“打眼”这个词也来源于古玩收藏行当,意思就是买错收错了东西,特指因为贪图便宜而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捡漏”与“打眼”象一对孪生兄弟,几乎同时出现在各种市场中,就象高收益往往与高风险并存一样。
入普洱茶行这些年来亲眼看到也亲身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局”和“坑”,其中有不少就是为吸引人们“捡漏”而专设的“打眼”。即使是正常交易也不能排除“打眼”。多年前,曾有一位著名香港茶商陪我看他的库房,指着墙边上百箱某茶告诉我都是请人从某地收回来的,“有三分之一是不对的,包装没问题,里面的茶被换了”,听得我胆战心惊。
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绿茶思维下很多被人认为品质一般的茶没准就是普洱茶中的精品。所以“捡漏”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人是复杂的,市场是凶险的,热衷于“捡漏”的同时千万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在普洱茶圈里混着的高手们几乎找不到没被“打过眼”的,很多人的成长经历就是一部进局跳坑“打眼”的血泪史。少数人运气好、悟性高,打几次眼之后跳了出来成为真正有造诣的识茶高手,前面的经历成功转化为阅历。而更多的人则继续停留在苦海中挣扎、纠结。
我的体会,买东西要尽量向真正懂茶且有商誉的茶商去买,要由少渐多、通过交易细节了解对方,要注意到货与茶样的一致性,有量的货品要特别注意批次、用料及仓储的一致性。但是,即使你十二万分地警惕、注意,除非你一点茶都不买,只要出手进茶仍很难避免“打眼”“吃药”,而且因为普洱茶的复杂性以及认知的不同,有些问题也未必是对方故意使坏。
怎么办?我给自己立了这么几条:1、进货时一律货到验收合格后付款。这么多年来这一条为我们挡住了很多事。2、与市场保持密切接触。山上有人参但山上也有毒蛇,不能因为有蛇就不上山挖参了,反而应该与大山保持亲近,才能知道哪里蛇多哪里人参多。3、心理预期中建立年收益10%的坏帐准备金。尽管自己十分小心仍不免会看走眼,同时茶识渐高后对茶的要求也高了很多,要找到让自己心满意足的茶实在太难。那就干脆正视现实,每年从收益中拿出一块来权当坏帐准备金。所以不少朋友见我没事老瞎买各种茶样,算是替大家以身试茶。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