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半个月阴雨连绵的天气,让人几乎忘记了春天的模样。不过晴了两日,一抬头,发现院子里的白玉兰已经绽满枝头,让人顿觉心胸开阔,意气风发。这样的好日子,宜驾舟戏水、登高望远、煮茶赏花。
午后,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喝茶,特意捧出一罐从南京辗转送至手中的宜兴珍稀白茶。有茶可喝已是一种福气,更难得的是,可以在花香疏影里与好茶对话。拥有,或者懂得,皆是大自在。
与安吉白茶一样,宜兴白茶虽然号称白茶,但还应该归类为绿茶类。此刻,它静静地散发出冰清玉洁的神韵,竟让人对这不期而遇的美好有几分不舍。
不过,再好的茶也是要喝的。放下贪念,提壶煮水。将沸水放置片刻再降温浇注,细嫩的芽头白毫毕现,汤色明净、透亮,而它生命的底蕴则是一抹淡淡的绿,不禁让人想起禅宗的一个著名公案——“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 无论在天上的云,还是瓶中的水,唯一不变的都是我们自己本来的面目。而喝茶的动作也无非是拿起,放下。只有真正将烦恼全部放下,才能体会到茶的真味和随缘自在的洒脱啊!
第二款茶是来自贵州铜仁梵净山的野生藤茶。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是弥勒菩萨的道场。与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齐名。
几年前,我曾参加过梵净山的旅游推介会,可惜一直未能身临其境。此刻,正好可以借这杯中茶好好地怀想一下那云雾缥缈的佛国。
朋友曾告知我此茶采撷于梵净山的山崖,经历了日月光华洗礼和山中灵气的滋养之后,倍显润泽。它长短不过一寸左右,覆满白霜,形状则细如发丝,微微有些卷曲。
因其茶性苦寒,平时不敢轻易碰它。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天干物燥,正好用它来润润嗓子。
捻少许投入白盖碗中,顿时感觉一阵清香四溢。小呷一口,滋味先苦后甘,三泡后甘甜度不减,回味长久。闭上眼睛,仿佛在梵净山金顶之上临风而立,感受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畅快。
最后,又翻出几包武夷山的奇兰和桐木关的正山小种。朋友自是懂茶的人,我亦用心待之。在茶香氤氲中边品边谈,不知不觉,窗外已经夜色深沉,月朗星稀。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举起茶杯,慢慢把心放空吧,我们一定会收到每一款茶带来的惊喜和感动。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