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茶友问,有没有苦涩味比较少的生茶?其实如果真的是苦涩味都比较少的一个茶,不一定是老茶客想要的茶。茶不怕苦不怕涩,主要还是瞧协调度情况的问题。
茶的回甘似乎比较好理解。是由苦涩造成对口腔的刺激而分泌的唾液与茶汤内含物质的综合作用产生的一种回味。普洱茶的甜味物质主要有两大类:糖类、天然含氮化合物(氨基酸)。虽然普洱茶中的甜味物质的含量不是很高,也不是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但正是这类甜味物质的存在对普洱茶的苦涩味起到了一定的掩盖和调和的作用,对茶汤滋味以及初制过程中茶叶香气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春茶和秋茶中茶叶甜味物质含量高,其滋味就甘醇少苦涩而优于夏茶。就茶树的同一个枝条而言,蔗糖、还原糖等甜味物质的含量老叶高于嫩叶,并随叶片的老化而逐渐增加。一般较粗老的三、四叶和老叶,甜味物质含量高于幼嫩的二、三叶。
苦,不一定全部人能接受。“不苦不涩不是茶”。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普洱茶之苦,主要来源于茶叶的本身和制造过程当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出现于茶叶本身的苦涩物质有多酚类、脂型儿茶素、儿茶素、咖啡碱、茶皂素、花青素、儿茶素等成分,其中生物碱所含的咖啡碱在高温冲泡茶汤时会溶解于水中,约有85%。云南大叶种茶叶因其内含物比起其它茶类丰富,所以普洱茶的苦涩味相对较重,不过经过一些年的自然陈化,苦涩会慢慢转化为甘甜。
茶,内含丰富,耐人寻味!茶如人生,若要寻得茶中真味,需要时间沉淀和用心体会。喝茶是循序渐进的修身养性之法。茶中自有其滋味,普洱茶丰富多变的口感层次,象征了人生中所遇的种种“冲击”。普洱茶的滋味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重味道共同。“甘甜”和“苦涩”两种相悖的概念在普洱茶里却是相辅相成的滋味,正因为这两者的共存,造就了普洱茶给品茶者带来多层次的口感享受。
[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古代称茶为:苦茶,苦本是茶的原味,普洱茶之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以其苦涩的程度区别二者,是最具体辨别方法。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方法来控制。同时也视各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茶的[涩感]是因为含有[茶单宁]成分,普洱茶是大叶种茶菁制成的,所含的茶单宁成份比一般茶叶来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郁,也是涩的口感特强。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肌肉收敛而生津作用。好的普洱生茶常常有“入口苦而如喉甘”的感觉,这种苦涩味进入口腔后,被感知直至消退的过程,常常被称为茶的“收敛性”。收敛性较强的茶,苦涩味迅速被口腔感觉,又迅速消退,转成甜味;收敛性较弱的茶,苦涩味则消退的慢,或直接就不会退去。涩可以增加普洱茶汤的刚强度,也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不过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所以,这就是普洱茶苦涩和甘甜的相继体验:苦极后生甘。似乎象征了人生的真道: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在选购自己喜欢的普洱茶茶品时主要感觉一下苦在口腔中是否能化,苦能化甜,涩而化甘,层次要多变,如此就是正常的苦涩。反之苦涩停留在口腔,锁定不化,没甜没甘,就好像永远灰色的人生一般,那苦涩之味,只会让喝茶者无法体验和理解喝茶真正的趣味,如此品茶,宁愿选择饮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