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茶记之八卦《茶经》

2020-03-22 zsdown520  362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茶经》是部很全面的茶文,总共分十节,分别是: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这两天得闲,缓慢的读了前两节,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首先,陆羽所著《茶经》跟普洱茶关系不是很大,至少跟现代意义上的普洱茶关联不大,首先从茶区上就失去关联。在文章第一节里提到了陆羽所熟悉的茶区“巴山峡川”,对照现代中国版图大概在湖北、陕西、重庆、四川合围的一个区域,东起奉节,西至宜宾,北接汉中。这一带目前以台地茶园为主,多制作绿茶,市场上很多仿龙井的茶也出自这一带。《茶经》第一节中还有这样的叙述“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意思是茶苗移栽很讲究方法,否则很难枝繁叶茂,一般移栽的茶苗三年后就可以采摘了。这里的茶苗移栽同现在的主流的扦插苗种植技术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利用母树的茶果,培育出苗后,再在茶园进行移植;而后者则是将母茶树身上的一部分切下来培育茶苗,所以也叫无性苗。但三年的生长期这一点倒很符合当下茶农栽种茶苗的经验。

第二节“具”主要讲制茶过程中使用到的工具,“籝”对应今日茶农家的工具,就是采茶用的竹篓;“规”对应今日是压制茶饼的石磨;“承”就是压茶过程中放置茶饼和石磨的底板;“檐”类似包裹茶叶的布袋;“芘莉”就是茶农用的来晒茶的竹制圆形簸箕;另外还有“贯”,是在烘焙前用来把茶叶穿成一串;“棚”是烘焙过程中用来放茶叶的架子。综上所述,唐代陆羽所经历的制茶过程是一个结合了当代普洱茶和蒸青绿茶的混合茶类,并且茶饼中间还要打眼,方便穿起来进行加工。但是这样的茶却未有留下样本以作参考,不知道这样传统工艺的茶类如果保留至今,会呈现出怎样的风味。

第三节“造”是最有意思的部分,这一节揭示了陆羽时代制作紧压茶的方法。“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这其中,下雨不采好理解,但是有云也不采是不是太苛刻了,唐朝茶农采点茶也是不容易啊。“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晴天才能采,采了就开始蒸,(类似蒸青工艺,并且蒸青之前没有萎凋的工序)蒸完还要捣碎(这一捣,茶的叶底基本也就毁了),捣碎后再进行紧压,然后是烘干,穿成串,(在这之前应该还有一个给茶打眼的工序)最后是包装,成品茶就基本完成制作了。

是不是跟今天的六大茶类都不尽相同呢,但从制茶工艺上来看,并没有人为发酵的手法,所以口感应该类似蒸青绿茶。另外,陆羽所处的唐代还有抹茶斗茶的习俗,所以这个“捣茶”估计与此有关。下周会继续看余下几节,有感而发的内容会继续与大家分享,谢谢。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