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地茶:也有人称为“灌木”,也就是我们一般常看到的矮茶树种,叶片较小,由于此种茶树是种植在茶农们开垦的台阶似的山地上,所以称为台地茶。台地茶一般集中种植,可节省人工,相对较好管理,如修剪、除虫等。
由于密植和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茶叶品质上较老树茶稍逊。台地茶大多采制于建国后发展起来的密植茶园的茶,该类茶园的基本特点是“集中连片、高产”,伴随的是“施肥、修剪”。台地茶,人工栽培后一直处于相对比较好的管理之中,如修剪、施肥、除虫等措施是台地茶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措施。 所以台地茶也可以说是人工养殖茶。
对于台地茶,我们常常欲说还“羞”,似乎台地茶已沦为一个被人回避的话题。谁谈论她,谁就会被怀疑“身份”出现了问题,就会被暗暗贴上“价值底廉”“农残超标”“茶品不佳”等等,遭遇人们的另眼相看。
事实上,我们从不否认古树茶的“高贵”地位和独特价值,也正在享受她固有的由森林气息和山野风味所带来的茶香、茶气、茶韵等等,让我们每一次品饮古树茶的时候,身心都能获得健康愉悦的享受,成为人生极其美妙的体验。
但当我们走进茶山,看到的是层层叠叠的台地茶,沿着绵延的山势,蜿蜒变化,色泽鲜亮,明暗和谐,犹如神农氏留在人间的一个个指纹,动人心扉。而只有走进一些著名的村寨和山头,才可目睹那些犹如远古世界中的古茶树。那样的古茶树,每一棵都是一份如同文物一样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小众的,稀有的,不可多得的。可是,当我们从茶区返回,走入各地的茶城、茶店、茶馆,所看到的几乎是古树茶、老树茶、乔木茶,俨然走进了一个个古树茶的宝库,却难得见到台地茶的身影。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铺天盖地的台地茶在离开茶山之后,究竟流向何方?流到何处去了?
毕竟,台地茶是绝大多数,虽然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但按专家的保守估计,云南台地茶的产量,应该占总产量的95%以上,而古树茶、老树茶至多占5%。但在现实中,与我们相遇的古树茶、老树茶却琳琅满目,比比皆是,既看得见,摸得着,也喝得到。似乎是极少数的古树茶几乎掩盖了台地茶的真实存在。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