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几片叶子,很普通的样子。闻一闻,与其他茶叶一样,并没有独特之处。那么,这些看似普通的叶子,为何做成茶,就有了浓郁的清香,铁观音的香气到底来自何处?偌大的安溪城犹如一处巨大的茶馆。品茶,融入到安溪人的骨子里。放下茶杯,上千年的茶文化已然品味一边,悄悄地融入心坎。安溪人,就是把茶当作了生活,把生活当作了品茶。
品茶,融入到安溪人的骨子里
从泉州机场出发,汽车穿行群山,钻过若干隧道,约一个小时,抵达一处宽厚的山坳。路牌显示,那就是茶都安溪了。
从山腰的公路往下看去,一条河穿城而过,在县城中间绕了两个弯,又盘旋而去。后听安溪人说,这是条龙。因为这条龙,背山而卧的安溪一下子动了起来,有了灵性。更诱惑的是,云霭袅袅的山梁里,看不见的翠绿茶树隐入其中,暗香浮动。
茶香、水秀、山绿,这是安溪人最自豪的自然生态。地处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城市的中心,安溪虽然身在山岚深处,却又距离繁华不远。而在县城里,自有另一番热闹的境地。
县城不大,建筑多是依河傍山而建。漫步街上,满大街随处可见卖茶叶的店铺,即使不是卖茶叶的,做着其他生意的店里,也都摆着泡功夫茶的器具。店主坐在茶几后面,弄盏举杯,滋滋地品味着。
河岸边,随便找一家店走进去,来不及询问要买的东西,就被店主一把拉过去,取茶、烧水、摆茶具,只消两三分钟,一盏白瓷茶杯递到面前。“喝茶,喝茶!”滋的一声,时间沉静了下来,带有了温度。捧着杯茶,闻一闻茶香,人影在淡金色的茶水里荡漾,一缕清幽飘入心肺,将尘世的烦躁洗涤一空。惬意如此,让人顿生羡慕。
逛了一圈才发现,偌大的安溪城犹如一处巨大的茶馆。
品茶,融入到安溪人的骨子里。
安溪铁观音与别处不同
茶业是安溪的主导产业,据统计各类茶企超过2000家,茶农、茶商、茶叶合作社更是遍布城乡。安溪人爱喝茶,把茶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而茶也滋养了这里的老老少少。据统计安溪现有115万人口,百岁老人达到66位,80岁以上老人超过两万。茶香润泽了安溪几千年,再加上水秀山清,培育出不一样的茶乡文化。
也许是铁观音本身隐含的佛意,浸润进这里的每一块土地,让生活其中的人,都有着或深或浅的顿悟。在这里,生活如街边静立的榕树,无拘无束地蔓延,肆意地享受着阳光与雨水。
安溪多山,故而盛产茶叶。安溪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里,90%是山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2934座。有记录以来,安溪制茶有300年历史,历经一代代茶人摸索,逐渐形成了安溪铁观音特有的制作工艺。安溪地处北纬25°附近,山脉多在海拔700米以上,土壤略酸,据说这是安溪特有的、特别适合铁观音生长的自然环境。
安溪铁观音与别处不同,有着鲜明的“观音韵”。在安溪数日,虽然始终未能完全体味出这个“观音韵”的神韵所在,但深入山里,看完采茶的全过程,所有人都感叹于大自然对安溪的厚待,感叹安溪人对茶叶的敬重与专业,也感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木都受着文化的浸染。
铁观音的香气到底来自何处?
采几片叶子,很普通的样子。闻一闻,与其他茶叶一样,并没有独特之处。那么,这些看似普通的叶子,为何做成茶,就有了浓郁的清香,铁观音的香气到底来自何处?
原来,茶叶只要摇一摇就会吐出香气。茶艺专家说,铁观音的特别之处,就是茶叶本身就有馥郁的兰花香味,制茶的重中之重,就是把香味最大限度地“调”出来。从摇青开始,加上后面的杀青、包揉、烘干等程序,一步步,香味愈醇,外形渐成。从晒青到烘干成为初茶,传统制茶要历时近20个小时。
仅仅面前几斤的茶叶,摇一遍青,笔者就显得吃力。若是放在旧时,面对几百、几千斤的茶叶,茶农需要怎样艰辛的劳动,才能为世人捧出香润如诗的铁观音?没日没夜、挥汗如雨,如此形容也不为过吧。
取一套洁白的茶具,一字儿排开,烧水、烫杯、投茶、润茶、注水、闻香、出汤、分茶、奉茶……
繁复的功夫里,透着对辛劳制茶者的崇敬,也透着对这片山水的感恩。
滋的一声,茶入口,品润一番,再入喉,香溢体间。
放下茶杯,上千年的茶文化已然品味一边,悄悄地融入心坎。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