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茶俗百年历史:骂笑中的敬茶

2020-03-28 zsdown520  703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饮茶是陕南山民生活的重要内容。陕南地区的茶俗极具陕南地方特色。你看看他们的语言:待客不周便说“怠慢了客人,没有好茶饭”,相思成疾胃纳不佳便说“茶饭不思”,夸某女人能干便说“茶饭做得好!”为某女提亲道其优点则说“针线茶饭样样能行”……茶和饭等同了。  

陕南普通百姓饮茶以简、素为特征  

陕南人爱饮茶,爱到须臾不可或缺的地步。他们常将“茶”、“饭”连在一起说,总之,一旦没有茶,生活将黯然失色。茶谚说“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当然有些夸张,但“开门七件事,茶为先”却是习以为常。  

在陕南,有客来访,无茶不成敬意。茶谚说:“待客茶为先”,“来客无烟茶,算个啥人家”。表示歉意的习惯用语是“连水(茶水)也没喝一口,真怠慢了您”。即使夜半造访,也要先敬茶而后叙谈。陌生人路过,进门讨茶喝,主人热情接待,立即烧水煮茶,讨要茶水钱是会遭到左邻右舍耻笑的。陕南人习惯以茶为礼,新茶下山,量少价昂,抢着买个几两送给亲朋故友品尝,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紫阳高档茶从古到今都是首选送礼佳品。  

陕南人特别重视早茶和饭后茶。“早茶一杯,精神百倍”,“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饭后茶消食,酒后茶解醉”,“除口臭,助消化,喝上几口紫阳茶”。从这些茶谚中便可知道陕南人对茶叶养生保健作用的重视了。  

骂笑中的敬茶是陕南特别有趣的茶俗 

“骂笑”顾名思义就是在骂中取笑。在陕南平辈之间、熟人之间见面往往要相互骂几句,但都是在为了不伤害对方感情的前提下活跃气氛,在骂中制造幽默。骂笑的奥妙是“骂”得好而逗出笑声来。骂人总会导致被骂者的不快;笑则是出于愉悦。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形式间求平衡,并最终达到笑的结果。“不说不笑,死了阎王爷不要。”这句流传几百年的俚语,足见其乐观态度。 茶乡里,来客敬茶,骂笑自然溶在其中。比如:家里来了男客,主妇泡茶送上,那客人喝了一口后便说:“你这好茶(插)呀!(插入的意思)!”那主妇便也不客气,回敬道:“听说你要来,昨天晚上多‘插’了一会儿,等你来喝!”若来客是女性,敬茶的男主人便在递上时说:“我茶(插)你喝(豁)(暗指女性的生殖器)。”以占女方的便宜。那女方便回敬道:“你看好了再‘插’哟,那院坝边上的圈里,有黑的、黄的、白的、看你插哪一个!”笑骂是一种粘合剂,在农村,劳作之余,多以骂笑来解除疲劳。如男女坐在一块,男的递茶时不说“请喝茶”。而是说“来,茶(插)!”那女的接过茶后,知道上了当,便说:“你要查,计划生育‘三查队’马上就到,B超机子一开,就知道你怀了几个月了!”这类骂笑多是借用谐音,使词语发生歧义,以骂而逗趣,很多词语内容多与“性”连在一起。 

骂笑在紫阳就好比近年流行的“黄段子”,不说不过瘾,不说没情趣。会骂笑的人走到那里,那里热闹。遇到不太熟悉的人,通过骂笑很快就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  

当然,初次相见的客人之间一般不骂笑。贵客临门,多以好茶相待,且奉茶要做到彬彬有礼,“插豁”之类的骂笑语言是难以出口的。

 

红白喜事上,茶俗尤显突出  

每逢红白喜事,那执事单上首先排下了斟茶、敬烟人的姓名,其次才是铺席倒酒,红白两案。  

过白喜事时,支客师一声响亮的吆喝——“来客了,上茶!”事茶人便提着大茶壶,托着盘,肩上搭一条毛巾,人未到,声先闻:“闯!闯!茶来了!”当然,所来之客手中都会有一杯茶。吹鼓手和歌师每人一缸糖茶。那一步三摇摆的歌师,从盘古开天地唱起,一直唱到九九还阳。每逢锣鼓响起,便猛呷一口,润一润喉,待唱得孝子们嚎啕大哭至精疲力尽时,那茶也换过三五次了。  

过红喜事时则不同。那主人家的桌子上早擦得干干净净,中间摆花生、瓜籽、核桃、板栗、苹果等干鲜果,四周放着洗净的茶杯,待客人一落座,眼尖的茶师便及时斟上早已泡好的茶水。那绿荫荫、热腾腾的茶水,客人没喝便有了融融暖意。民间把这称为摆茶食。  

陕南山区有一种古老的茶俗叫“罐罐茶”。陕南深山区生活条件差,至今仍有一些山民“烤的转转火,吃的洋芋坨”,转转火就是火塘,在室内挖一直径不过1米左右的圆形小坑,用砖石围砌。火塘中央有一升降设备,用结实木料做成,上横竹笆,可供烟熏腊肉、豆腐干、血干之类山区特色食品;下有木钩,可悬挂吊罐、耳锅、铁壶、陶壶、通过升降以掌握火候。山民烹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将粗茶放入陶罐或砂壶中,用文火烤制片刻以除去潮气,然后倾入滚开水,发出呲呲啦啦的爆响,一股扑鼻的茶味便随之窜出,烹好后分而饮之,这种吃茶法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响雷茶类似;还有一种是流行于略阳县西部的面茶、油茶。  

“地头茶”颇具地方特色。陕南有薅锣鼓草的习俗,参加者十余人到数十人不等。大家排好赛口,由领赛人掌握薅草的上下进退和快慢节奏,还有专门的锣鼓队边敲边唱以壮声势。一年到头这种劳动的机会较少,功效高,又富有情趣。按规矩,给谁家干活就由谁家管饭和送茶。因人多,茶用大锅或者大吊罐熬煮,熬煮得色黄味苦,不图品茗之趣,只求解渴。主家用罐或者壶盛茶汤轻则拧着提着,重则担着背着,还要带上一摞碗。茶水送到田间地头,薅草的歇伙,送茶水的开始分茶,一碗一碗恭而敬之地送到每个农夫面前,道一个辛苦。其间,少不了吼山歌、唱情歌、讲酸故事、打情骂俏。这是一种“山野茶会”,充满无拘无束的野性和世俗生活的情趣。茶喝罢,锣鼓再度响起,又一轮劳作便开始了。 

陕南人还把茶叶作药治病。药茶常作为民间单方使用,尚无人作系统的挖掘整理。总体看来,不外乎针对祛病、保健、养颜、益寿而加入适量的中草药。茶谚道:“吃萝卜,喝姜茶,大夫闲得满街爬。”每逢大人小孩拉痢疾,家人便寻找多年的陈茶,加姜煎服一碗,喝下去,痢疾便止住了。治痢疾,越陈的茶效果越好。小孩吃嗝到了,也要用茶水来化食。遇到发”羊癫疯”之人,便采来经霜后的茶叶,研末,和明矾、朱砂煎服,病情即可缓解。一些寺庙里,香客问病求药,住持和道士便会赐些陈茶和香灰为药,称之为发“神茶”。越来越多的山民还知道了茶有利尿、解毒的作用。而紫阳富硒茶的抗衰老、抗氧化、防癌抗癌则是现代专家通过科学试验发现的独特的保健功能。  

当然,饮茶也不宜过多,且应注意时间。“早酒晚茶黎明色,劝君一生使不得。”这便是陕南人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告诫。  

陕南人,并不是只把饮茶看作人的生理需求,他们也会利用饮茶联络感情、陶冶性情。彼此有了芥蒂,壶茶共饮,边品边谈,话明气散。单位同仁,开茶话会,沟通感情,达成共识。宴席上不胜酒力,便可以茶。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