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彩云之南的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的土著少数名族。在云南当地,布朗族是少数几个具有茶叶种植、使用历史的少数名族之一。布朗族种茶、饮茶的习惯最远可追溯至名族起源之时。
在布朗族地方史《奔闷》中记载,作为濮人的首领,布朗族第一代祖先,被布朗族人认为是自己民族的创造者,是一位高瞻远瞩的伟大领袖的“帕岩[ài]冷”(云南当地岩发ai的音,四声),在1700多年前,告诉布朗族人,驯化、栽培和种植茶树是布朗族人扎根于此地必须要做的事情。自此,以茶为生,以茶为命,以茶来维持生活的祖训就一代一代流传在布朗族人的心目中。
帕岩冷雕像
帕岩冷之所以要带领族人种植茶叶,并把茶树看作是族人生存之本是源于布朗族迁徙过程中的一次以外发现:当时的布朗族先人,为了远离北方的强势名族,一直向南方迁徙,当布朗族人行至澜沧江边时,已被沿途所患的疾病折磨的濒于灭绝,这时有人无意中食用了一种树叶,竟使身体恢复了健康,先祖帕岩冷得知此事后就让部落所有人寻找并食用这种神奇的树叶。很快,部落里患病的族人先后的恢复了健康,部落也重获新生。
布朗族关于茶叶治病的壁画
此后,布朗族人把这种叶子作为了唯一的战争药品使用,并严加保密。因为大山之树木众多,无法分辨所有的树叶,所以布朗族人把所有的绿色树叶叫做“拉[lā]”,为了更好区别,方便寻找,帕岩冷重新赋予了这种神奇的树叶一个新的名字腊[là]。时至今日,布朗语中茶树的叫法还是一个字“腊”。也正是因为这一段历史,使得中国在与印度一直争取的茶树起源地一事中有了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中国茶叶种植栽培的历史要早于印度的阿萨姆邦。发现于景迈山的千年过渡性古茶树也似乎在告诉全世界:世界茶树起源于此。
布朗族人祭拜茶树
帕岩冷曾对自己的部族说过这样的话:我留给你们牛羊,终有一天你们会宰杀吃完,我留给你们金银,终有一天你们会挥霍花光,我就留给你们茶树吧,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们一定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的爱护茶树!
茶魂台:祭拜茶祖之地
现今的布朗族人民,主要分布居住于保山、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布朗族人民也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自己语言的少数名族之一。生活在西双版纳、普洱等地的布朗族还兼通傣语。由帕岩冷开始,普洱茶成为了布朗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布朗人整个生命周期里,普洱茶始终贯穿其中,无论婚丧嫁娶,都能看到普洱茶的身影。
风光秀美的景迈山
在普洱市,布朗族居住的景迈、芒景、芒洪、巴达、西定、布朗山等地,均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布朗族定亲成婚时,小伙子要带去一盒槟榔和一包茶叶到女方家,姑娘要回送一些礼物,其中有:粑粑一个、芭蕉一串、草烟一包、茶叶一包,由姑娘请伙伴送到小伙子家。
布朗族婚礼
当姑娘家父母觉得可以让女儿出嫁了,就杀一支鸡包好再包上一包茶叶一同送给小伙子家,男方接到后杀猪或买肥肉三斤、糯米饭一包,茶叶一包请人经三次送礼说亲后,就可以确定结婚时间了。婚礼举办当晚,主人家会请来布朗族歌者,为婚礼助兴献唱,主人要付报酬,一般是二斤肉、一斤酒、一斤茶叶、一包草烟。
布朗族婚宴
古时,澜沧的布朗族在孟连傣族土司统治下,每年要向土司上一次小贡,每三年一次大贡,小贡的数额是:茶叶20斤,由各户分摊,银元每户一块,棉花10斤,由各户分摊,由农户轮流送贡品到孟连土司府署(宣抚司署);
孟连土司府
三年一次的大贡:茶叶50斤,鼯鼠(俗称“飞乐”)四个,银元半开二十元,供赕佛用的脸谱罩“攀”二个,贡品备办齐后,由布朗族头人“叭”送到孟连土司府署。由此可见普洱茶在布朗族的民俗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当然,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在建国的1949年以后,这种剥削平民的农奴制度已被废止。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