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位和尚吃茶起,便有了茶禅一味。但“茶禅一味”的正式提出源于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始于善会和尚,成于圆悟克勤。善会,唐咸通十一年受朝廷派遣住持夹山寺。他首倡“茶禅一味”,并自号“佛日”。有人来问法:“日在何处?”善会答:“日在夹山顶上。”来人又问:“如何夹山境地?”答曰:“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夹山境”名偈。这受偈与善会后来提出的“有眼不窥天子乐,目前听取老僧歌”一起奠定了“茶禅一味”的思想基础。
圆悟克勤早先师从成都圆明禅师学习经论,后至五祖处修行,蒙五祖印证,嗣其法,成为一代宗师。宋高宗赞赏其德才,赐号“圆悟”。宋徽宗政和年间,圆悟克勤住持夹山寺,潜心研究禅与茶的关系,在善会的“夹山境”基础上终于彻悟,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此墨宝由他的日本弟子带回国去,曾被一休和尚收藏,并由此悟道,现存于日本京都大德寺内,视为日本茶道界的至宝而被珍藏。
什么是“茶禅一味”,为什么说茶禅一味是学法和做人的根本呢?可以从苦、静、凡、放四个方面来解释。
一、曰“苦”
佛理博大精深,但以“四谛”为总纲。佛祖悟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苦、集、灭、道”四谛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教认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佛祖为我们指出大千世界不过是迁流不息、变化无常的苦集之地,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的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类带来苦恼。
佛的目的是让我们洞察在虚幻而短暂的幸福背后,潜藏着无量诸苦,是让我们正视人生的痛苦,并进一步找到痛苦的根源,从根本上断除痛苦,这便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用佛法的大智慧启发内心的本明,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亦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之源,火降则上清矣。”虽然从理与法方面讲,茶之苦并非佛说的苦,但是茶人多善于联想,就如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苦能降火,茶人会有很多的联想,这有利于在品茗时品悟人生,参破“苦谛”。
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坐忘,涤除玄鉴,澄怀味象的必由之路。禅也主静,佛教禅宗本身就是从静中创出来的。佛教界广泛流传着佛祖“拈花微笑”的故事。据说佛祖如来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不言不语,当时众皆默然,不知所措。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心领神会。于是佛祖即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佛祖在不言不语的拈花微笑中,创出了禅宗。禅宗传到中国后,初祖达摩面壁;二祖神光立雪;三祖僧灿“隐思空山,萧然静坐,继承师讳”;四祖道信“即嗣祖风,摄心无寐”;五祖弘忍“栖神山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都是静虑的典范。
禅宗和茶道都认为心静则闲,心闲则万法闲,心闲则万相和。所以都主张通过“静虑”从心中泯灭外界的一切冲突和困扰。禅者在静默中“以心印心”。茶人在静默中与茶对话。当代的高僧虚云大师便是在开静时以茶悟道的。
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妙和人生的哲理。
“禅”也正是要求人们从平凡的小事去契悟大道。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六记载:“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参禅如此平凡,因此便有了赵州从谂老和尚“吃茶去”公案。
“吃茶去”的公案在历代众多禅者中引起持久的反响,例如《五灯会元》卷七载有人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说‘路逢达道人,莫将语默对’,不知对不对?”师云:“吃茶去。”又如《祖堂集》卷十三载:“有人问‘名言妙句,尽是教中之言,真实谛源’,请师指示。”师云:“吃茶去!”再如《续古尊宿语要》卷一记载,有一次死心悟新禅师自吟一首诗:“风雨飕飕声未休,庭前瘦柏翠光流。烟含冷淡漓无尽,谁信当年有赵州。”吟罢又自言自语问:“要见赵州么?”过了良久自己答曰:“归堂吃茶去!”足见历代高僧都认为通过吃茶这样的平凡小事可悟透大道理。
四、曰“放”
人生在世,一切苦恼都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要知众生妙明心,原与诸佛无异,只因为妄想尘劳百般缠绕,不能显现,所以沉沦苦海,流浪生死,不能出离。诸佛悯之,不得已开示种种修行法门,无非令众生解脱。所谓放下一切,是放下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因为这些都是如梦如幻,如电如露,无可留恋,执之即成障道因缘,故统统要放下,尽未来际都放下,如此放下干净了,长永了,本妙明心显现,即与诸佛无异。”
虚云法师这段开示讲得很清楚很透彻。其中所谓“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具有六种功能,是“心所依者”。所谓“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这六重境界。所谓“六识”即指六根对六尘的翻译,眼识为见,耳识为闻,鼻识为嗅,舌识为味,身识为触,意识为思虑。能够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尘”以及由此产生的“六识”总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统统放下了,自然名利、恩怨、毁誉、得失、财物,甚至生死也都放下了。放下了一切压在心灵的包袱,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显见得心旷神怡。至于人世浮沉,鸡鸣狗叫,一切也都如其本然,于心无碍。
修习佛教强调“放”,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的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心性,放下在政界、在商海、在文坛的种种思虑,不必千般思索,百般计较,让自己享受淡淡的茶香,让茶汤涤荡自己的肚肠,澡雪自己的心性。放下外界社会和自己强加在心头的荣辱、得失、悲喜以及各种心事,让心灵空朗澄净。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品茶来品味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在品茶过程中悟出禅茶一味的茶道真谛。
“禅茶一味”还表现在学习禅与茶道,都不重在看书或背诵理论知识,而是重在个性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真正明白什么是“茶禅一味”,赵朴初先生说得最好:“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友们,走,让我们一起吃茶去!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