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

2020-03-28 zsdown520  1596  收藏  管理

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迦叶微笑,遂有以心传心之教外别传,南北朝时由达摩传来中国。传说达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堕地而成茶树,其事近诞,而其所寓禅茶不离生活之旨,则有甚深意义。嗣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而禅文化兴起。

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许多名茶,最初出于禅僧之手得益于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出家僧众自古习文、诵经、品茗,佛文化中凝铸着深沉的茶文化。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佛为众生,茶蕴万象;佛度俗人,茶净苍生,一佛一茶,如水光山影,自然相生。佛教初入中国时,国人多视之为神仙方术一类。当时僧人多修习小乘禅法,且严格遵循过午不食的戒规。为了补足午后的营养,提神益思,驱除禅修中的昏沉,同时也为了养生,迫切需要一种秘方或带有药用功能的饮料。而正是这种需要,两千年来,使茶与佛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朱熹早年崇佛,常与五夫开普寺住持圆悟大师一起品茶论禅,体验茶禅一味,建立了深厚感情,成为忘年之交。朱熹后来又以茶悟道,以茶悟儒:“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

日本僧人荣西禅师在其著作《吃茶养生记》的序中说:“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寿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