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茶是我家乡过年时的一种习俗,烧的不是茶,而是汤。只是喝这汤的过程,类似于喝茶,所以这个习俗的名称就叫烧茶。
我的家乡热衷于喝汤,认为肉汤是补充体能的最佳食品,同时也是百姓们解馋的最佳方式。每家每户,无论有钱没钱,隔个十天半个月,就要喝一次汤。平时喝的汤,无非就是猪骨头炖的莲藕,或者萝卜、土豆等等。也有些用猪肺炖汤的,这猪肺加上海带炖汤其实也不错,我小时候就经常吃。但是毕竟油水不足,而且猪肺既脏又可能携带病毒,清洗十分麻烦。所以只是极少数穷得叮当响的家庭才会用它炖汤来解馋。
若是到了过年,家里的汤就会提升一个档次。最高档的是香菇鸡汤,中档的是莲藕排骨汤;平时喝猪肺汤的人家,这个时候也会炖上一锅猪脚、猪骨头和莲藕杂糅的杂牌肉汤,这当然是最低档的。至于猪肺汤,过年是没人会吃的。这锅汤一般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就炖好了,在这样的时候,无论你去到那一家,灶台上或者煤炉上都会放着一个大口径的黑砂锅,满满的一锅肉汤飘着浓郁的香味,惹得人直流口水。
炖好的汤,年三十晚上是不能吃的,必须等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才能开始动。于是那些馋嘴的孩子就流着哈喇子,伴着阵阵的鞭炮声和浓郁的汤香逐渐走入梦乡。梦醒后,人们在鞭炮声中迎来新的一年。孩子们穿起崭新的衣服,大声的喊叫着“过大年啦——过大年啦——”,一边喊,一边兴奋的跑到厨房。这时厨房里的妈妈已经把一部分汤捞到锅里,从新烧开,一碗一碗的盛好,等待家里的人来享用。盛好的汤,当然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家里有老人,这第一碗就是老人的,这一碗汤一般都是汤比肉多,肉当然也都是精华的瘦肉块,老人吃不了多少,只能喝点汤,吃几块精肉沾点新年的喜庆。第二碗肉最多,基本上也有一个鸡腿在里面,这当然是孩子的。如果家里的孩子多,那么鸡腿一般都是给最小的那个孩子,至于其他孩子的碗里,也会有腿,不过都是鸡翅膀而已,我们家乡把鸡翅膀叫做“飞腿”,多数给女孩子吃,寓意女孩子长大以后要飞黄腾达,远嫁他乡,离开这个贫穷的家。第三碗就是父亲的,这一碗也是满满的,不过多数都是莲藕这一类的附加产品。第四碗,就是母亲的,母亲的碗里清汤寡水的,只有几块没有肉的骨头和莲藕。母亲们一来是舍不得吃,二来是这汤的最终使命还没有完成,她不敢多吃,要省下来招待客人。
大年初一的主要活动,除了喝汤就是拜年。这一天只能到村子里的乡邻家和叔伯家拜年,不能进亲戚家的门。到了年初二,亲戚家就开始互相走动了。年初二是女婿带着妻儿给丈母娘拜年,初三是姑表亲和堂兄妹之间互相拜年,初四是姨表亲之间互相拜年,到了初五就是朋亲挚友之间互相拜年。这规矩是不能乱的,如果走错了门,搞错了时间,那么拜年的美好心意就可能变成恶意,从而招致两家之间的隔阂甚至绝交。
亲朋上门拜年,烧茶的习俗就正式上演了。家里的男主人热情的在客厅招待来客,只递烟,不奉茶。此时,年三十晚上炖的哪锅汤的真正使命就开始了。家里的女主人要迅速的跑到厨房,把汤烧开,然后加些鱼丸、肉丸、剥了壳的煮鸡蛋这一类的待客食品,根据来客的人数满满的盛上几大碗,在家里的八仙桌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由男主人恭恭敬敬的把来客请到桌上就坐,长者贵客居左,其次居右,再次居上,末者居下。座位决不可乱,乱了座位就乱了礼法,受了屈的客人是要骂娘的。然后就是主人热情的请亲友们动筷子,亲友们在桌面上互相谦让一番之后,由长者先拿起筷子,拨开满碗的肉食,探下嘴巴,喝一口汤,大赞一声“好汤”,这时其他的客人才可以陆续的动筷子开吃。
小时候,我不懂得烧茶的礼节,每次出去拜年,父母总要在路上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把人家的汤喝光了。可是到亲戚家里看到一大碗肉,父母的叮咛就抛在脑后了,拿起筷子就风卷残云般的吃起来。亲戚家的男主人脸上虽然带着笑,但心里已然不高兴了。烧茶的时候,主人家虽然给你盛上满满一大碗,但是这不是吃的,是看的。满满的一大碗,一方面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另一方面也是在展示自家生活的丰足;若是吃完了,那也就是客人对主家的不敬,同时主人还会认为你把他家的财物都吃空了,所以会不高兴。
喝茶的人,只能浅尝辄止的喝几口汤,吃几个鱼丸或者肉丸,肉和鸡蛋是不可以动的。约莫过了五分钟之后,亲戚家的女主人又会拿着一个大海碗装着一碗汤走出厨房,给每位客人碗里加上一点,并且在嘴里热情的说道:“吃,吃,都吃完,里面还有一大罐子呢!”。可是这时的客人,却会纷纷的放下手中的筷子,略停顿一会儿,又拿起碗长幼有序的走近主家的厨房,谦让着把碗放在灶台上,并且摸着嘴巴说:吃好了,吃好了,好香的汤啊!到这时,烧茶的仪式才算完结。男主人又会掏出烟满散一圈,坐着拉拉家常,客人也就该告辞了。有些大家族,在喝完茶之后还会热情的留客人喝酒,这便是另一个习俗喝年酒。
因为到亲戚家拜年,看着满碗的肉不能吃,所以很多人在出门前,就会在自己家里吃个半饱,然后一路走,一路吃,每家吃几口,等再回到家里的时候也就完全饱了,午饭也不需要,盖着被子驱走身上的寒冷,呼呼睡一觉,下午就可以找个有太阳的地方热烘烘的晒着打麻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