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韵有多少种维度?

2020-03-28 zsdown520  551  收藏  管理

  喉韵不仅仅是深度和宽度。

  为了让大家对喉韵有更深入的了解,10月20日,我们举办了一场以「喉韵」为主题的品鉴沙龙。

  现场来了许多茶友,有专业做品牌营销策划的莫诗云、深入茶区多年的发烧友徐总、茶叶电商从业者乐航,茶人一朵,以及不少在昆明的品鉴课学员。

  我们也准备了两款能体现「喉韵」的茶品,现场茶友也带来不少精彩的茶样分享。

1

喉底鸣泉与鲜甜

  今天这场沙龙,缘起于中琦对“喉韵”的体验延展。所以第一款茶,是易武绿芽茶。

  中琦:

  “以前关心喉韵深不深、水路开不开阔,偶尔能感受到喉部的清凉感和甘甜。

  但这款茶打开了我对喉韵的认知:原来,真的可以感受到喉部有明显的鲜味,甚至可以喉底鸣泉。一口茶汤下去,喉部就像慢慢绽放一朵花,鲜甜滋润。

  易武绿芽茶是易武地区的核心品种,它喉韵突出、苦涩较弱、后期陈化潜力惊人。李扬老师不断在强调,但以前我还是偏爱弯弓一类有丰富水含香花香明显的茶。

  从这一泡茶我才开始懂得绿芽茶的境界。”

  易武绿芽茶是易武地区的核心品种,这款茶是课程的教学茶样。采自纯品种大树茶,以正确工艺制作。

  易武绿芽茶在云南诸多品种中,以氨基酸丰富见长,新茶就有明显的喉韵。由于新茶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较低,水路也特别开阔。

  易武绿芽茶最突出的是入喉的「鲜韵」明显。喉咙不仅有明显的回甘生津,并且清凉感鲜甜感明显。

  通过这一款茶,茶友们都提出了自己对喉韵不同维度的探索。有深浅、宽窄、清凉感、鲜味、甜味、持久度、饱满度、温热感等。每个人对感官的探索不同,灵敏度也不一样。

  这里解释是:

  我们的味觉受体(酸甜苦咸鲜脂等)不仅分布在舌面上,喉部、食道、内脏都有大量的味觉受体。

  这些器官不仅可以识别味道、还有触觉、温度,用于身体分工消化食物。只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些感受都交给身体无意识处理了。

  甚至很多时候,这些内脏还能识别口腔不能感受到的氨基酸。而氨基酸正是喉韵的核心。

2

另一种鲜——发酵食品

  第二款品鉴的茶是2018年发酵的文山顶古树熟茶。

  熟茶的喉韵体验又与新生茶不同:温润绵长、甚至你能感受到它的侵占感与厚度。

  对于生茶和熟茶喉韵的不同,有人分享道:“可能是因为天然的氨基酸和发酵过的不同,就像鲜肉汤与火腿汤,火腿汤的喉韵更明显,因为它发酵过了!”

  很少有人能识别出来,熟茶也有明确的鲜感。

  因为它的氨基酸种类和生茶不同。这就好比大理生皮的鲜和宣威火腿的鲜是两种一样。火腿、熟茶等发酵食品的鲜更复杂、有层次感。

  这些鲜味是在陈化(发酵)过程中,由微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分解产生的。

3

李扬老师分享对喉韵的看法

  李扬老师也分享了他对喉韵的看法:

  「刚喝茶时,我听到喉韵一词,查询过一些资料。发现很多有关喉韵的科研与氨基酸相关。为什么喉韵会跟氨基酸相关呢?原来是跟人的味觉受体相关。

  氨基酸跟什么味觉受体相关?当然是鲜味受体,因为氨基酸呈现出鲜味。鲜味受体在人体的分布并不完全是在口腔里,整个食道,一直到小肠当中,都有鲜味受体。

  当氨基酸接触到口腔,接触到食道,接触到小肠的鲜味受体的时候,都会有鲜味的感受。

  比如我们想象一下,当我们吃到氨基酸比较丰富的食物的时候,比如说一些海鲜或者牛排、火腿,口腔里是什么感觉?会有明显的愉悦感、放松感,这就是喉韵的本质。

  当一个茶的氨基酸含量足够多,种类足够丰富,它就能不断的往下走,当氨基酸达到小肠的时候,都会有明显的感受,这样的喉韵就是直达丹田。

  当我们这么去理解喉韵之后,就发现喉韵从一个比较玄的概念,变得跟一个茶甜不甜一样,可以清晰地描述出来。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喉韵,以及整理出来的关于喉韵的表述方式。」李扬说。

4

茶友们带来的精彩茶样

  现场还有茶友带来了班盆生茶、九十年代末老熟茶和今年的无量山春茶。

  三款茶的喉韵表现都不错。

  第一款班盆生茶,由乐航带来。工艺炒熟了,回甘生津好,水路开阔,喉韵深,喉咙还有回甘和生津,带一点独特的花香。总体风格偏苦,苦茶比较多。

  第二款九十年代末的老熟茶,由茶人一朵带来,此前一直以散料存放,近期才压制,有着独特的糯香。

  李扬老师认为,这款茶的年份没问题,原料也是大树,产生糯香是因为散料存放,养堆过久。现场有茶友认为,这种有糯香的茶很受市场欢迎。

  这款茶喝到最后,喉韵越来越深。有茶友因此感叹:「不能一开始就因为风格而否定一款茶的品质!

  茶会结束,资深发烧友徐总还私下拿出了他今年上山制作的无量山春茶。

  这款茶来自一片藤条古树茶园,品种以当地人称的「橄榄种」居多,喝起来回甘生津强烈且明显,涩感微弱,喉韵深且有「力度」,水路开阔,风格独特,令人印象深刻。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