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打油茶的特色

2020-03-28 zsdown520  663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苗族,主要集中在贵州省,云南、湖南、四川、广西等地也分布较多,人口738。3万。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通用汉文、苗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其祖先居住在黄河之滨。苗族的支系很多,一般以服饰的颜色划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类。

各地苗族均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手工业。手工业以蜡染、纺织、刺绣、榨油等为主;以蜡染最为著名,已有千年的历史,其中以贵州丹寨和安顺的技艺高超。苗族男子一般穿对襟短上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绑腿。妇女上穿大领短衣,下着色调不同、长短不一的百褶裙。少女的盛装一般为戴银首饰、颈挂银链,衣服的主要部位都有螺旋纹。

苗族独具特色的住房为吊脚楼,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一般为三层,多为三间正屋带一间稍低的偏厦。底楼饲养牲畜家禽,中楼住人,顶楼堆放杂物。吊脚楼全部为木质结构。苗族人能歌善舞,凡节日均演奏芦笙,举行各种形式的“芦笙会”。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恋爱自由,通过“摇马郎”、“坐妹”、“踩月亮”等方式互相结交,婚姻多为本人意愿与征求父母意见相结合。苗族有“不落夫家”的婚俗,结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待二三年后才回夫家长住。“吃牯脏”是苗族生活中隆重的风俗大典,每隔7年、13年、25年举行一次,这是崇拜祖先的祭祀活动,举办一次要大批地宰杀牯牛。此外,苗族还有赛龙舟的习俗。

打油茶,又称“煮油茶”,是当地汉、瑶、壮、苗等族传统食物。主要原料为茶叶、油、米花,副食品有花生、豆类、葱与各种绿叶菜、鱼虾、猪鸡肉与内脏、米粉、水圆等,将糯米蒸熟晾干成为“阴米”。将“阴米”放人滚油炸成米花。将所备副食品或炒,或煮,或切。将茶叶用油炒,加水,煮成“油茶水”。

进餐时,主客围坐火塘边,主妇把碗摆在桌上,每碗放一些葱和绿叶菜,用滚油茶水烫之,再加一些副食品。每碗少而精,一轮又一轮地边吃边谈,吃时不用筷或每人只用一只筷子。日常食用时,副食品可多可少。或只饮油茶水,或只用油茶水泡冷饭。

只用油茶水,米花者,称为“淡油茶”、“素油茶”、“空油茶”。待客时,副食品丰富多样。酒宴前,用油茶垫底,可使酒不伤胃。以油茶代饭时,最后几轮要加米粉或水圆。有的地方,男女青年晚上边唱歌谈情边吃油茶。有的地方,用新娘打油茶待客代替了闹房。有的地方今发展为凡有子弟考上大学、参军、参加工作等,家中便打油茶待客。在吃法上,有的地方最后一轮须吃糖油茶。传说唐代已有打油茶之俗。

在云南的苗族人口有89.6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他们杂居在汉、壮、瑶、彝、哈尼等民族之间,但又保持小块聚居的状况。苗族的历史悠久,据考证,远古时期的“盘瓠”部落便是他们的先民。

他们信奉万物有灵,祀奉祖先,无论消灾除病、求子求财等都祈求祖先与神灵;消灾除邪时则由巫师驱鬼。节日有农历五月初五的花山节,节日期间要跳芦笙舞和斗牛。“踩花山”是云南苗族传统的娱乐节日,也是青年男女互相结识、建立厩隋的节日。

云南的苗族、瑶族、汉族、回族等民族也有饮油茶的习俗。苗族的油茶是把玉米、黄豆、蚕豆、红薯片、麦子、芝麻和糯米花等食物分别炒香脆,磨成炒面,用菜油或猪油搅拌均匀。饮时,用茶叶煮成浓酽的沸茶水,加入炒面,再加食盐、蒜泥、胡椒饮用。其味香醇、油而不腻。苗族吃油茶,有连吃四碗的规矩,每碗代表一季,有四季富足、平安之意。做客苗家吃油茶,吃了第四碗,若不再想吃,应该把碗叠起放好。否则,主人会认为你还想吃,再给你端来第五碗。瑶族也喜欢吃油茶。

瑶族油茶是先把茶叶用温热水稍稍泡一会后,去水留叶 (渣),然后把泡过的茶叶、姜丝、猪油、豆豉、食盐等放在锅里炒香,励口猪骨汤熬煮,直到成糊状,撒上葱花、芫荽即可食用。有条件的人家再加花生、米花、黄豆、粉丝、玉米、芋头、红薯等食物一起煮。瑶族油茶具有增热驱寒、饱腹耐饿等功效。瑶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吃油茶是生活的需要。

云南许多汉族人也喝油茶,其中永胜油茶最有名。民间有“永胜人三天不吃油茶,走路都要打颤颤”之说。永胜油茶是在木炭火上用陶罐佐以猪油,把当地的上等稻米焙烤至黄色,再加入沱茶—起烤熟透发出茶米香味,加入水用竹筷子搅动煮沸片刻,做成第一道油茶底汤。所用的沱茶一般是采用当地上等沱茶,在做糯米饭时,放在甑头上蒸松软,再晾晒干,使其有糯米香味。油茶底汤制好后,根据不同口味习惯,加生姜、麻子糊、核桃仁、糯米花、红糖、鸡蛋等。回族油茶,是把麦面、荞面、糯米面与牛油、红糖—起炒熟。吃的时候,用沸茶水冲拌而食。其味油而不腻、香甜可口,饱腹耐饿。过去油茶是跑马帮、赶牛车和外出经商、跑路人的方便食品。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