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们待客都喜欢喝酒,可酒之烈,性之强,喝多了就很难驾驭。那么今天小编提倡“以茶代酒”友谊“天长地久”的名号。希望大家永记在心!
国人历来好客,于是敬客就要上酒,所谓“无酒不成席”。酒,以水之形,有火之性,望之柔和实则厉烈,沾上后易迷恋,易伤身、易误事甚至败业。倘是朋友间小酌叙旧,适可而止,对身心、对友情均是锦上添花的事。可是在动用公款宴请上,相当多的地方不是用来品尝而是猛灌,常见的是作兴三只杯子:小杯放白酒、中杯装红酒、大杯盛啤酒,所谓“喝了黄白红,隔膜全清空”。还有的地方搞“五酒不成席”:说什么白酒显威、啤酒清嘴、红酒保健、香槟助兴、冰酒添贵。这股吃喝风,在全国上下,从大城市到小乡镇,越演越烈,其开支逐年快速递增,已达6000多亿之巨;单是喝酒,一年要喝掉300亿公斤粮食。那些在酒桌上猝死的,喝了酒又开车而闯了大祸的,“酒杯一端,政策丢完”导致腐败的,喝酒而导致体质下降的种种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唐朝散文家韩愈说得好:“断送一生惟有酒”。这是他喝了多年的酒之后的深切忧虑,至今仍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这些年制止公款吃喝的红头文件不知道下了有多少,始终难以奏效。我以为缺乏刚性措施是个重要原因。当今大力倡导并执行敬客以茶代酒,并形成制度和全社会的风尚,尤属必要。
茶,在我国有几千年栽培史,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古代“荼”与“茶”字通用)。唐代有人称“茶为万病之药”。茶里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还可以防癌,现在许多人倡导“茶为国饮”,这是非常有识见的主张。笔者也好酒几十年,但岁月增添年岁渐长后,开始恋品茶而疏喝酒了,尽管两者皆能解乏、舒心、兴奋、通神,但一则越喝越兴奋,越喝越浑不知天高地厚,而一则越品越清醒,越品越脱俗优雅,两者差距实在不小。
饮茶养身修性,且“以茶养廉”是我国历代高人名人所提倡的。唐代诗僧皎然说饮茶:“一饮除昏聩,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仔细想想,中华民族历来有“客来敬茶”的礼节,清茶一杯是廉俭的象征,如果不是有什么私利可图,为什么不可以在公务接待中,以茶代酒?当年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时,把茶叶作为礼物,并说:“礼品不在多,要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特征。”他老人家爱喝茶,甚至把泡过的茶叶还要嚼碎咽下。前不久,胡锦涛主席也是把茶叶作为国礼来赠送国宾的。
“德高于人,人必敬之”,以茶代酒十分有利于巩固和谐社会的建设,手捧清茶,谈心交流,联络感情,带来的是纯净友谊,可防止那种“酒肉朋友日夜围护,臭味相投必有所图”的恶浊作风。
倘使全国上下以茶代酒,不仅可以大量节省公款吃喝的资金,还能改善相当多喝酒人的体质,转变社会不良风气。如此好事,为何不能实行?
倡导敬客以茶代酒,也需要制度上的保证。前不久,认真治理酒后驾车之后,现在许多司机就不敢喝酒开车。治理公款吃喝也要来硬招:凡公款宴请一律上茶,欲饮酒者自掏腰包,不准报销;如有违反者,必需赔款、处分、曝光。如此,公款吃喝的社会风气何愁不能扭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