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品茶做自己

2020-03-28 zsdown520  788  收藏  管理

赵州桥旁边有一个柏林禅寺,主持是从谂禅师。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参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是需要顿悟的三个字,无论是谁,来过与否,都可“吃茶去”,在茶禅一味中,去感悟生活。

禅门重“悟”,参禅目的在于明心见性。要“悟”就必须做到时刻能把握当下(此刻)的自己,每个刹那意识都不离开当下的自己,关注着自我的状态。  

当被问及“曾到否”时,如果死死顺着问题回答,那就意味着,在思考此问题答案时,你的思维、意识已经离开了“当下的你”,而不自觉被问题牵引思考“过去的你”去了。  

佛家讲“缘起性空”,所谓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世间万物都是不停变化的,这一秒的河流已经与上一秒的河流不同。同样,当下此刻的你,也已经与过去的你不同,现在的你并非过去的你。若是去考虑过去,那么你的心性就还纠结于过往,这就是“执着”,而非“放下”。  

一旦被“来过否”问题牵住鼻子走,你就已经丢掉了“当下的自己”,在这言语的交锋中便输了。这表明你的的心性修为还不到,还容易被外物(一个提问)所影响。师傅让“吃茶去”,不过就是让你独自去品茶,静下心来,把“当下的自己”找回来。  

在此公案中,不但顺着问题回答的两僧“丢了当下自己”,就连在一旁本来事不关己的院主也来追究问题的答案。当院主提问时,他也一样离开了“当下的自己”。所以三人被统统斥去“吃茶”。  

这里“吃茶”与饮食文化并无太大关系。在公案中的安全可以被替换成“打坐去”或其他的。在禅宗看来,吃茶和打坐,以及“行住坐卧”,一切生活,都可以是修炼的方法之一。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