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名族边缘性文化特征

2020-04-21 zsdown520  783  收藏  管理

云南名族边缘性文化特征

从亚洲文化圈看,云南民族文化处于中原汉文化、藏族文化、印度文化和东南亚、南亚文化的交汇带。从中原文化圈看,云南两千多年来都处于中原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带。随着中原历代王朝势力的盛衰及政策的变化,云南的地方政权有着或大或小、若断若续的独立性。

一方面,云南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和南亚、东南亚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流,一方面本地土著文化又具有相当的同化力,这样云南民族文化就保存了它相对的独立性。对于内地的主流文化来说,云南民族文化也就成为一个边缘性文化。其主流文化色彩的相对淡薄,使不同质的文化成分容易渗入,如大理石宝山石窟造型艺术中既有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东南亚、南亚文化的影响。在白族的建筑、纳西族的建筑上,既有许多汉族的特征,又有本民族的特征。再如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南诏、大理王朝威仪显赫的王公贵族们却 俗皆跣足,虽清平官、大军将亦不以为耻。 这可以说是云南边缘文化的一个生动写照。

云南民族茶文化表现在普洱茶文化中的边缘文化性更不胜枚举边缘文化的一大优点是可以使主流文化中早已消失的一些文化可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如云南民族茶文化保存了大量古老习俗,正是与内地茶文化十分不同的地方。如多样化的云南民族烤茶里,是最具云南民族特色的生活化饮茶,它是云南民间仍然沿用的饮茶法。烤茶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千余年前,它曾是最原始的饮荼方式。云南的佤族、拉祜族、彝族和纳西族等民族及很多山区汉族,至今仍一直沿袭着将小土罐放在火塘上烤热,然后放入茶叶进行抖烤,待茶色焦黄时,冲入开水饮用的古老方法。

在云南民族的生活里,这种古老的饮茶,似乎与主流茶文化中以精致、高雅著称的茶文化无关。在云南民族饮茶之道里,吃烤茶是一个极端,茶叶要煨得烂熟,汤汁要苦,发黑,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品出茶中三味,不足以榨取茶叶骨中的精华。这种饮茶方法完全处在中国茶文化的边缘,属于末枝,几乎入不了流。而操作的过程又是极端粗糙的。在主流茶文化的茶道中,强调饮茶的最高境界为追求清雅、淡泊、宁静以致中和而后通仙灵,但云南民族的雷响茶、龙虎斗则追求响声越大主客越高兴,这与内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清净之境、清心淡雅相比,茶道之意的雅也就谈不上了。

就像周重林先生所说:至于高雅、文雅等多种意义中的环境要雅、茶具要雅、茶客要雅、饮茶方式要雅,无雅则无茶艺、无茶文化来说就更相去甚远,似乎自然也就达不到清和淡静的茶道的境界。可是云南民族的烤茶却无视这一点,只强调味道要越浓越好,煨到汤汁发黑发苦,方才见出上乘的功夫。这种茶饮之道,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极苦之中寻求极甜,经由回味来谋求从苦到甜的转化。普洱茶产区的茶农,直到今天仍然喜欢吃烤茶。辛苦了一天,晚上围坐在火塘边,一边聊着茶市的行情,一边吃着煨得浓黑的烤茶,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虽这正是与主流文化相悖的边缘茶文化,但这也才是更受人们珍视的返璞归真普洱茶文化。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