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树速成密植栽培的实践的概念介绍

2020-04-21 zsdown520  361  收藏  管理

云南茶树速成密植栽培的实践的概念介绍

云南省解放前种植的老茶园大多是丛式栽种,蓬高而植株稀疏,每亩几十株到百余株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推广等高条植,这类茶园也多数为稀植,每亩600~800株,加之管理跟不上,缺株断行较多,单位面积覆盖度一般在50%以下,这是云南茶叶单产低的根本原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云南茶叶生产的发展,科研单位、国营茶场和茶叶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茶叶的丰产栽培技术,开展了以密植为中心的速成高产试验。

为了探讨云南大叶种密植技术,达到早成园、早高产的目的。195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展了云南大叶种从种植密度、丛植、条植和不同排列方式的试验研究,其中采用三行单株条栽,亩植5400株的试验茶园,三年亩产干茶达275.3公斤的速成高产的全国首创,提出了云南大叶种茶树速成密植栽培适宜的行株距,即种植云南大叶种,采取行距1.5~1.67米三行单株条栽,小行距与株距23.3~26.7厘米为宜,每亩4500~5400株,各小行茶树前后交错栽成三角形;在梯地上种植,梯面稍窄的,可采用双行条栽,小行距33.3~40厘米,株距23.3~26.7厘米,每丛栽1~2株,每亩3000~3600株。

随后,又在云南省勐海、元阳、弥渡、临沧、昌宁、普洱、西盟、景洪的基诺山和大渡岗茶场、澜沧和昆明军区驻勐海部队茶场进行了密植示范,进一步证明了密植栽培能提前成园,提前高产,密植是茶园速成高产稳产的中心。这一成果在1975年被全省茶叶科技座谈会所肯定,并确定在全省大力推广 以密植为中心,以土肥为基础,以剪、采、养为技术关键。 的速成高产栽培法。1987年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在全国、全省茶区推广应用。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