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出了名爱饮茶,他们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于该追溯到哪个年代,那就没有准确的答案啦。不过,这里却有三种说法。
No.1
追溯到西汉初期。
相传南越国国君赵佗喜欢喝茶,常带着一帮臣子到临江的小楼里谈天说地。有一天,赵佗和臣属叹茶时,见一轮红日升起,映得珠江浮光跃金,壮丽非凡。他顿时来了兴致,抓起一把茶叶就撒向珠江。人说撒豆成兵,赵佗撒的茶叶更牛逼,又变银鹤又变仙女,还给赵佗奉香茶呢。作为国君的赵佗爱喝茶,下边的臣民上行下效,渐渐兴起饮茶文化也非不可考。
传说固然有夸大之处,但又岂是空穴来风?
赵佗何许人也?
他是秦朝的将领,当初领命南下攻占岭南后,又适逢秦末大乱,索性便不回去了,割据了岭南当了个土皇帝,还建了个南越国。没错,他就是第一代南越王,不过躺在西汉南越王墓里的可不是他,而是他的孙子赵昧,鉴于时间问题,他孙子的故事就不说了。
No.2
追溯到唐代,并且与茶圣有关。
史料上记载,陆羽曾到过广州,而那时,他撰写的《茶经》也早已在广州流传。时人对此书极为珍爱,甫一面世就竞相传抄。《新唐书隐逸传》便称陆羽著《茶经》后“天下益知饮茶矣”。当时的陆羽就跟如今的当红明星一样,去到哪儿都有粉丝追捧,广州的茶粉又特别狂热,将其引为饮茶“经典”,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No.3
追溯到清代。
话说当年,也就是1757年时,满清那位风流的乾隆皇帝下了一道圣旨——“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对外贸易”,这便是史上有名的“一口通商”政策了。
当时因为这道圣旨,全国的茶叶、丝绸、瓷器都源源不断地运往广州并销往世界。常言道,物以稀为贵,茶多了也就贬值了,连底层的老百姓们都能天天喝上几口,于是便奠定了全民饮茶的基础。后来到了咸丰、同治年间,也就是七八十年后,广州开始流行全民饮早茶,并延续至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那时正满地开花的茶楼不叫茶楼,而是叫“二厘馆”,当时还有首民谣这样唱道:“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不花假。”
在二厘馆之后又出现了茶居,自然高级些许。“一盅”这个词也随之出现了,不过“一盅”指的却是一盅劣茶,也多是些做三行(建筑工人的通称)和苦力(搬运工)的劳苦大众饮用的。
再后来到了晚清,广州出现了堂皇体面的茶楼,从此以后,人们才把饮茶的地方叫“茶楼”,把品茗叫成“上茶楼”。当然,上茶楼不仅是喝茶这么简单,还有吃点心呢,如今常说的“一盅两件”也是这么来的。最初的“一盅两件”不过是一杯劣茶加两件粗制点心,茶可提神、冲洗肠胃,点心不大可口但能填饱肚子,这样一份餐点,价钱不贵,胜在实惠,对于当时的劳苦大众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之后茶楼又为了迎合达官贵人的要求,“一盅两件”再次升级,质量更精细,且渐渐形成广州茶楼的特色。
现在广州人喝茶都喝到国外去了,在那边,想找个饮茶的地方并不难,砌一盅茶,三两点心,坐下聊聊天,生活写意得很,连老外也三不五时去叹茶,还专门造了个词Dim Sum来形容,看来茶楼文化的渗透力也是杠杠滴。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