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茶制作之巅峰体验

2020-03-22 zsdown520  604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接作者上文《宋茶才是巅峰体验:一款好茶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四)》。宋茶中的“蒸青”。采摘和拣选之后,我们进入杀青的阶段。什么叫杀青?这个词最早是指古代写东西的竹简在火上烤烤,性质就稳定了,防止虫蛀。那后面也指一个著作写定了,ok了,不再改了。我们现在娱乐业发达,最常见的说法就是电影杀青了。电影杀青是拍摄结束了,当然还有后期制作,但是素材就是这样了。茶也是一样,杀青十分重要,虽然后面还有工艺,但是这个原料在这一步已经定型了。

杀青有几种,炒青,蒸青,烘青,晒青,还有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辐射的,所有方式有一个共性:通过高温破坏或者钝化酶的活性,达到某种程度的稳定。蒸青和其他方式不同在于,是在和水打交道。宋茶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不断的和水和火在互动。它不像今天的炒青,采摘下来之后,就是和火在互动,也不是今天的蒸青,蒸完之后就是干燥了,它是一个不断互动的过程。蒸青当然也是讲究火候,不能不熟,也不能过熟。过熟颜色发黄,味道会淡,而且胶质流失,后面不好压饼;不熟色青味烈,但是有草木之气,而且容易沉;这个是技术细节,不细说。但是我们看一个技术,关键还要看目的是什么,这个很重要。我们今天探讨技术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黄儒《品茶要录》里面就说,如果是斗茶,就可以杀的稍微轻一点,这样点出来颜色上漂亮;如果单纯从入口来说,他喜欢偏熟一点的,这样味道更甘醇一些。这个就比较客观了。我们今天看乌龙也好,普洱茶也好,工艺一定要看你想怎么用这个茶,是马上喝?还是放一放?是针对什么样的人群和特质?这个决定了你的手法。蒸青是唐代以来的工艺,宋代继承了,只不过根据建茶的特点,有所创新。我们今天,无论是中国少数几个蒸青品种还是日本蒸青,和那个时候,还是有所差异,这个大家要了解。

接下来是“榨茶”。榨茶不能直接在高温上榨,那就一下子变糊糊了。需要先用冷水淋洗几次,然后再压榨,换句话说,是冷榨。这个很关键,我们现在做茶膏也是这样,冷榨和热榨完全不同。《北苑别录》讲:要先入小榨,这个榨的程度较轻,是为了去水份。然后再入大榨,大榨的时候要包上布,再用竹皮扎好,这个是去膏。到了半夜取出来揉匀了,再榨一遍,这个是翻榨。为啥一次不行要搞好几次呢,这个用你的智商想一下,不难明了,不详细讲了。

那我们还要问,压榨仅仅是像古人说的,为了去膏吗?一部分是,因为要去除苦涩物质,保证茶的口感。但不尽然,因为你其实破坏了一部分细胞壁,而活性物质未必全部丧失,那化学反应一定会有,这就有意思了。榨茶有个问题,如果茶榨的比较干,那表面就没那么光鲜润泽,有的人就让面上的茶榨的不那么干,这样看起来卖相好,但口感会苦,这在鉴别的时候,都需要小心。

从这里我们还能看出榨茶确实是为了去除苦涩物质,达到最佳的口感。这个和现在做茶的思路不太一样。现在虽然也希望不要太苦涩,一般不会用这种方式,浪费太大。但是我们前面讲过,宋茶需要把精华提炼出来,达到瞬间的口感爆发,所以必须要这样。

接下来是研茶。明代以来的茶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哪个茶类,加工过程都要基本保持叶子的完整。这个有人说是进步,那是胡扯,因为最早巴渝老百姓喝茶都是保持叶子完整的,这个应该说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民间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只能说是一个特点,没法说高低,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永远局限在这里。什么叫局限呢?欧洲人喝红茶,不讲叶子完整,所以有红碎茶,并且引导了世界的红茶标准。这个可以快速浸出内涵物质,缩短操作时间,增加体验时间,不失为一个思路。而如果我们从宋茶的角度来看,这个还是太初级了,仅仅在加工的最后阶段切碎,这个见地就比较低了。

我们完全可以在加工的过程中就有破碎的过程,这样就不仅仅是浸出速度的问题,还有化学反应的问题。而且这个破碎也不是我们用粉碎机一下子完成就行了,还是要全程带水的,而且不是一次性加完,是要边加边研的。上等茶要加十六次水,一天一个精壮的工人也只能做一小团。即使一般的贡茶,一天也只能做几团而已,这个比较费工夫。为什么我们说见地决定了品质呢?我们现在对茶的处理往往是极端的方式,要么就是保持叶型的完整,要么就是切碎,或者干脆搞成抹茶粉。但是这两个点中间是有很大空间的,可操作的东西非常多。天天讲创新,但其实我们的思路被局限了。

我们当然可以考虑用机器来解决,但前提是你要理解这个东西内在的逻辑。不是说简单的达到同样的破碎度或者含水率就行了。宋朝人的口感整体上是比较细腻的,所以前面讲“色味皆重”成了贬义词,这种细腻的口感来说,在工艺上和水打交道就比较多。我们现在,甚至包括所谓的蒸青,工艺和水打交道的并不多,这个某种程度上也是局限,会错过很多东西。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