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历史文化的发现(三)

2020-03-28 zsdown520  346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在我的研究里我发现,我们今天为什么要以立顿这些为标准呢?那个时候的口感,不一定是我们的产品一定要适合某个消费群体的口感,我们是可以培养消费者来接受这种食品、这种饮品的。比如当时英国为了打破中国的茶叶垄断,他们不仅在印度种茶,他们在口味上要做调整,要和中国茶完全区别开来;所以才会偏重于红茶,而且印度加工的红茶,与我们国内加工的还是有区别的,我去斯里兰卡还有印度看过,他们的红茶加工和我们的有很大差别。为了让口感脱离中国茶叶轻饮的口感,他们采取调味,也就是茶叶里还会兑一些其他饮料,比如说甜一点的、兑些牛奶、咖啡、柠檬或者水果调饮。让欧洲人觉得饮茶就是这么饮,中国的茶再要出口这些地方就完全受到了和当地消费者的习惯完全不一样的冲突,所以导致我们的绿茶在过去是可以出口的。但到了后来为什么绿茶不能出口,只有红茶?说起来欧洲人包括俄国人只能接受红茶的口感,那有些学者在研究这个事情的时候,不去找当中的原因,而是要一味的说我们的茶叶要出口就要适应人家的口感;这是我在历史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呢。

中国茶叶第二次崛起的机会,创造出口比较多的时候呢是在我们的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候国家对茶叶比较重视,就组织了很多的科研教育、教学方面的力量来对中国茶叶做一些梳理。在中茶公司对茶叶的外贸统一的部署下呢,当时中国的几大茶类出口的相当好,那么每一年差不多在80年代末期差不多就创造了20万吨的出口数字。那今天我们似乎还达不到这个20万吨,好的情况下可以突破,一般还是在这徘徊。

80年代末期已经达到了20万,而且是每一年;所以我们今天说到普洱茶来讲, 也包括普洱茶的出口,今天我们讲的很多印级老茶,也是因为那个时候出口需求而生产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看这些老茶,国内不好找,反而是在海外华侨地区还好找。那个时候主要是海外华侨的需求,像从向香港转口后到印尼、马来西亚到泰国等等这些华侨比较多的国家,也是应了那些老华侨对茶的要求,普洱茶的出口也非常好。所以80年代就是我们中国茶第二次在贸易上创造的非常好的时期,一个辉煌的时期。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文章为云茶传习讲坛老师们直播后口述整理,如有笔误敬请谅解)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