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录
|
注册
登录
登录
首页
艺术品商城
酒文化
全部
其它酒
啤酒
果酒
黄酒
保健酒
洋酒
葡萄酒
白酒
紫砂壶
全部
紫砂茶具
紫砂壶型
紫砂工艺
紫砂文化
紫砂文献
紫砂鉴定
紫砂泥料
紫砂术语
普洱茶
全部
普洱茶文化
普洱茶知识
书法绘画
全部
投资技巧
保存修复
书画鉴定
国画知识
油画知识
书画知识
雕品工艺
全部
篆刻
牙雕
木雕
缅茄
玉器翡翠
全部
玉器文化
珍藏保养
真伪鉴定
玉器入门
中式家具
全部
红木保养
楠木
乌木
鸡翅木
红酸枝
黄花梨
紫檀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千年茶马古道上 那段悲壮的人生“背”歌
2020-03-28
zsdown520
478
收藏
管理
修改主题
删除主题
发表主题
续发多页
管理多页
在千年川藏线茶马古道上,有一首悲壮的人生“背”歌鲜为人知。由于
四川雅安等产茶地进入青藏高原的道路被高耸入云的二郎山等天堑隔断,险要的山路甚至连骡马也不能通行,千百年来,由川藏茶马古道进入青藏高原的茶叶要靠人力背过层峦叠嶂来到藏区物资集散地康定。背夫往往十多人结伴而行,其中年龄大的四、五十岁,小的不过十二、三岁,甚至许多妇女也加入其中。在往返约需1个月的漫漫路程中,背夫们背着少则30、多则150公斤重的茶叶,翻越雪山、峭壁,躲避土匪,饿了就吃随身带的玉米馍馍、渴了就喝山泉雪水,晚上投宿在沿线百姓开设的、条件异常艰苦的“幺店子”……而换来的仅是勉强养家糊口的一点血汗钱。行进途中,背夫们苦中作乐,彼此照料、团结有序,一路山歌、唱不尽人生的酸甜苦辣。直到解放后,随着川藏公路和二郎山隧道的开通,背夫这个职业才消失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责任编辑:八分斋)
发表
全部评论(0)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浅谈《诗经》中“堇荼如饴”
牌匾“瑞贡天朝”之由来简介
蓝标宋聘号的三个时期详解,读懂此文才算懂老茶
中国茶叶对外传播的四种方式和两条线路
推荐文章
不同的年代
古代唐宋朝
古代行茶技
茶树的起源
新闻资讯
普洱茶历史
普洱茶民俗
普洱茶美文
茶业书刊
普洱茶杂谈
普洱茶美食
茶禅一味
茶艺文化
帮助中心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配送方式
服务支持
售后服务
自助服务
相关下载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