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云南是一个拥有26个民族的省份,相对其他省份来说,各种传统节日在云南会显得更在隆重和热闹。就拿喝普洱茶来说,对于外省人来说,就可能是单纯的品饮普洱茶,但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方普洱茶不仅仅是拿来喝的,更是拿来吃的,同时吃普洱茶也就形成了不同民族间的一种传统文化。现在老骥就给您盘点一下云南少数民族与普洱茶的那些经典传统:
德昂族的腌茶文化
德昂族制作腌茶一般在雨季,鲜叶采下后立即放入灰泥缸内,压满为止,然后用很重的盖子压紧。数月后将茶取出,与其它香料相拌后食用。
也有用陶缸腌茶的,采回的鲜嫩茶叶洗净,加上辣椒,盐巴拌和后,放入陶缸内压紧盖严,存放几个月后,即成为“腌茶”,取出当菜食用,也可作为零食。
景颇族腌茶则是使用竹筒。将茶鲜叶用锅煮或蒸,再放在竹帘上搓揉,然后装入大竹筒里,用木棒舂紧,筒口用竹叶堵塞,将竹筒倒置,滤出筒内茶叶水份,两天后用灰泥封住筒口。
经二三个月后剖开竹筒,取出茶叶晾干装入罐中,加香油浸腌,可以直接当菜食用,也可以加蒜或其它配料炒食。
布朗族的酸茶文化
勐海县的布朗族是“濮人”的后裔,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他们保留着祖先食酸茶的习惯。
每年五六月份,布朗人将采回的茶鲜叶煮熟,放在阴暗处十余日让其发霉,然后放入竹筒内再埋入土中,经过数月即可取出食用。酸茶放在口中嚼细咽下,可以帮助消化和解渴,这是供自食或互相馈赠的礼物。
纳西族的龙虎斗文化
龙虎斗,纳西语“阿吉勒烤”,是一种富有神奇色彩的饮茶方式。首先将茶放在小土陶罐中烘烤,待茶焦黄后注入开水煎煮,象熬中药一样。加在茶杯内盛上小半杯白酒,然后将熬煮好的茶汁冲进盛酒的茶杯内,顿时,杯内发出悦耳的响声。纳西族把这种赂声看作的吉祥象征,响声越大,人们越高兴。
有的还会在茶水里放一个辣椒,这是纳西族用来治感冒的良方。喝一杯“龙虎斗”周身出汗,睡一觉后就感到头不昏,体不乏,感冒也好了。
怒族的盐巴茶文化
盐巴茶是怒族一种较为普遍的饮茶方法。先将小陶罐放在火炭上烤烫,再放茶入罐烤香,冲入开水沸腾翻滚3-5分钟后,去掉浮沫,将盐巴块放在瓦罐中涮几下,并持罐摇动,使茶水环转三五圈,再将茶汁倒入茶盅加适量的开水稀释。
这样边煨边饮,一直到小陶罐中茶味消失为止。剩下的茶叶渣用来喂马、牛,以增进牲口食欲。怒族居住在高寒山区,旧时蔬菜缺少,就常以喝茶代蔬菜。
傈僳族的雷响茶油盐茶文化
雷响茶是将饼茶放在小瓦罐里烤香,然后将开水加入熬茶五分钟,后将茶汁倒入酥油筒内,再加入酥油、炒熟碾碎的核桃仁、花生米、盐巴或糖、鸡蛋等。
有洞的鹅卵石在火中烧红后,放入酥油筒内,使筒内茶汁作响犹如雷鸣一般。响声过后马上使劲用木杵上下抽打,使酥油成雾状,均匀溶于茶汁中,打好倒出趁热饮用。
僳僳族喝的油盐茶制作方法奇特。首先将小陶罐在火塘上烘热,然后在罐内放入适量茶叶不断翻滚烘烤均匀。待茶叶变黄并发出焦糖香时,加上少量食油和盐。稍时,再加水适量,煮沸2-3分钟,就可将罐中茶汤倾入碗中待喝。
油盐茶因在茶汤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食油和盐,所以,喝起来香喷喷,油滋滋,咸兮兮,既有茶的浓醇,又有糖的回味。
苗族的打油茶
苗族喜好喝的油茶是将油、食盐、生姜、茗茶倒入锅内同炒,待油冒烟,便加清水煮沸。用木槌将茶舂碎,再用文火煮,然后滤出渣滓,把茶水倒入放有玉米、黄豆、花生、米花、糯米饭的碗里,放入葱花、蒜叶、胡椒粉和山胡椒作为调料。
夏秋两季用豆角,冬季可用红薯丁等泡油茶。苗家不但喝茶,而且还有表示感谢的茶歌。喝茶时主人给每人一根筷子,如果不再喝了,就把筷子架在碗上.不然主人会一直陪你喝下去。
傣族的竹筒茶文化
一个独特的茶文化:盛茶用竹篮、晒茶用竹席、包茶用竹笋叶、饮茶用竹杯。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竹筒茶。
竹筒茶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茶方式,傣家人把晒青毛茶一点点放入刚砍回的香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6--7分钟后,竹,筒内茶叶软化,用木樟棒把竹筒内的茶叶舂实压紧,再装进茶叶,这样边装边烤边舂,直至茶叶填满竹筒,待茶烤干后,削开竹筒取出圆柱型的茶叶柱,掰少许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这种竹筒茶,既有竹子的青香,又有茶叶的芳香,滋味浓醇,回味持久。竹筒茶可长年储藏,渐渐演变成独特的普洱茶。
在民间,傣族喝的茶大多数是自己制作的大叶晒青茶。招待客人时喜欢把茶泡在一个大器皿中,待茶泡开了在往客人的杯子里倒。茶过三四泡,茶味变淡后,将茶叶捞出,拌上大青果(傣名:嘎哩罗)制的喃咪(傣语,意为蘸水)吃,茶叶余留的淡淡苦涩与大青果汁的回甜溶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这便是傣族的“喃咪茶”的吃法。
茶水泡饭又是景洪市傣寨的一种风俗。每当过节或亲友聚会,寨中的姑娘们习惯在客人中找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找到意中人后,会亲手泡一碗茶泡饭送给他吃。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