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蜀道”茶马古道

2020-03-28 zsdown520  959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茶马古道,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西番之间以茶叶和马匹相互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商贸通道。茶马古道是中国西部经济、文化、民族和宗教交流的走廊,是一条人文历史最丰厚,自然风光最壮观的旅游线路,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陇南地区在两宋和明清时期是茶马交易的重要地区。

  一是陇南境内居住有大量的番族,在当时,今陇南宕昌县、武都县西北、康县西北、礼县和西和西南地区均为番族集聚区。

  二是以秦蜀道为干线的茶马商道遍布陇南全境。秦蜀道位于陇南东部地区的嘉陵江上游,沿着这条干线,还分出若干条支线,遍布陇南全境。如从绵阳经江油、青川,翻越摩天岭,至碧口、文县、武都、宕昌、岷县进入番地的阴平道(或称甘川道);从略阳出发、经康县窑坪、云台大山岔(古散关)、中坝、唐房坝、关沟门(向北可进入成县境内),沿西汉水经河口、李山、毛坝、太石,进入武都县境内,再经田河(向西经西和大桥、洛峪、何坝,到达礼县、岷县、漳县)、龙坝、隆兴、安化、武都,并入阴平道,可称之为散关(今康县大山岔,古称散关、七防关)道或西汉水道,这两条道路历史悠久,是古代四川通往陕、甘、青地区的重要商道,在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如阴平道,为三国时魏将邓艾偷渡阴平灭掉蜀国路线。

  散关道也为古道,明万历《阶州志》载:“七防关,东至略阳,为秦蜀要道”。清嘉庆《武阶备志》也载:“七防关,在州北二百里。路通汉中府略阳县,明设巡检司。按:为甘肃入蜀要道。即古七防关。

  早在两宋时期,朝廷就在阶州、成州、文州、宕州、西和州设有茶马场,由国家直接管理进行大规模的茶马交易。据现存成县的宋《世功保蜀忠德之碑》记载,“置互市于宕昌,故多得奇骏。辛巳之战,西路骑兵甲天下”。南宋朝廷一度时间下令停止茶马交易,致使军中无战马可驭,为此,负责防守陇南地区防务的吴挺多次上书:“马者,兵之用也,吾守罢去,不忍一旦误国军事”。

  最后,朝廷下令恢复茶马交易,大量战马又源源不断输送到京师及其他各地南宋军队中。朝廷为了确保对茶马交易的控制,责令秦蜀道沿途地方官吏负责揖拿私售茶叶的茶商,《徽郡志》就明确记载:“董颜威,绍兴中河池尉。益以茶商百余,遂捕之。”宋代河池即明代徽州,捕获私售茶商百余,可见当时此地茶马交易之兴盛。

  中央政府为了保证榷茶的顺利进行,明初在秦州设置了茶马司,并在秦州骆驼巷、稍子镇和徽州火钻镇(今徽县高桥乡木庐村火钻社)等地设立了批验茶引所(批验所),专门负责秦蜀道茶马贸易及茶引检验等事务。由于徽县火钻镇独特的地理位置,设于火钻镇的批验所长期保留,可见其在茶马互市中的重要性。

  正统五年(1440年),明英宗要求无茶课的批验所均应裁减,而火钻峪茶引批验所不在裁减之列。嘉靖十四年(1535年),监察御史刘希龙裁撤秦州骆驼巷等批验所时,“唯火钻镇,官虽革而印未缴也”。嘉靖十七年(1538年),监察御史沈越奉命巡茶陕西茶马交易,至火钻镇,叹曰:‘此地去徽六十里程,去秦二百里程,而茶马由是通焉,岂可以无官守与公署哉?况虏酋一寇,众逾十万,近者吉囊俺答之种最号精强,而哈喇慎亦黠虏也,不时南侵,墙堵而来,虽有秦、巩、临、平、甘、宁、固、靖诸路之兵,然众寡不敌,又多软脆,望尘奔循,莫敢支持。

  人徒以为虏强而我弱也,殊不知御虏在士,奋士在马,畜马在茶,行茶在公署。公署不立,而欲茶之行者鲜矣。茶课不足,而欲马之畜者鲜矣。马力不齐,而欲士之奋者鲜矣,军士不奋,外欲攘敌以却虏,内欲安夏以保邦者,未之前闻也,然则火钻镇察院行台之建,岂可少且缓乎?”遂下令在火钻镇修建巡茶察院行台,作为巡茶御史驻扎办公之所。

  “行台正厅三楹,东西厢房共六楹,后厅三楹,二门、大门各三楹。若大使之宅第,则行台之西,亦不下一二十楹,器用诸物皆具。是役也,始于嘉靖十八年五月初十,落成于本年九月二十七日”。解决了巡茶御史“于所无衙,于官无事,如虚衔耳”问题。不久,又在火钻镇附近的木庐镇修建了巡茶御史公馆。据明嘉靖《徽郡志》田赋志记载,“徽州北六十里火钻峪,系运茶要路。旧制设有花引所衙门在焉,其汉中府所属五州县课茶俱由此地运送秦州三十五里店交割”。火钻镇仅常年居住的运茶脚户就百有余名。徽县火钻镇自此成为巡茶御史的官署之地,也就成为全国茶马交易的管理中心。

  除了在徽县火钻镇设有巡茶御史察院行台外,明朝还在徽县城西街设立了批验所(原在火钻镇,后移州城,嘉靖三十七年改建至略阳白水江镇),在徽州虞关(今徽县虞关乡)和阶州七防关(今康县大南峪乡)设立了巡检司。巡检司一般设于关津要道要地,归当地州县管辖,驻有巡检、吏各一员,统领相应数量的弓兵,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是地方性军事机构。朱元璋曾敕谕天下巡检说:“朕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由此可见,陇南地区在全国茶马交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清代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虽然已经没有明代那样辉煌,依然比较活跃。清初,朝廷承袭明制,照样依赖于茶马贸易而获马。清代交易番马用的茶叶的主要供给地仍然是陕西、四川和湖北等地区,而负责茶叶运输的主要是陕西、甘肃等地的商人。

  茶马贸易运输路线也仍然是秦蜀道为主,其中散关道,即青海、兰州、临洮、岷县、武都至康县窑坪这条商道作用更大,成为一条主干线。早在明代后期,散关道因其较为平坦易行,沿途人口密集,其繁荣程度已超过略阳至徽县、秦州商道。康县窑坪成为陕甘川交界地带的陆路码头,南北货物运到这里后,向西可达甘南、临夏、兰州、青海;向北可达成县、天水及西和、礼县;向东过邓子院、药木院、冝口,渡嘉陵江到略阳后直达汉中、湖北;向南过木瓜院、灯草沟、入目岭,到达郭镇,然后由此入川,远去成都、云南。当年的窑坪,店铺林立,商队成群。

  清顺治末年,茶马贸易出现衰落的征兆。康熙七年裁撤陕西茶马御史,四十四年(1705年)清政府决定将“西宁等处所征茶蓖停止易马,将茶变价银元充饷。”这样,自唐代以来实行了1000多年的官茶垄断贸易,到乾隆初便宣告终结了。

  但民间茶叶贸易仍然正常进行。秦蜀道虽然没有了茶马贸易的内容,但茶叶和其它物品的交易依然存在,南方的茶叶和丝绸、布匹、白酒、日用品经此源源北上,而北方的食盐、水烟、皮毛、药材等由此南下,历经数百年,秦蜀道及散关道的作用依旧。康县窑坪作为货物重要集散地,直到解放前夕,仍十分繁荣。

  据袁祺《建国前的窑坪商业》记载:1948年,窑坪有各类经营商户140多户,其中大商号10户,资金雄厚,购销两旺,“7家脚骡店常是驮畜满槽,客商满店。仅1948年清明节前夕,一周内先后来了各地客商的400架驮子。”(每逢集日),四五百米长的窑坪街道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宝成铁路、甘川公路和略武公路的修通,往来货运改走铁路和公路,这条千年古道才逐渐废弃、萧条,失去了光彩,现在的窑坪,已是一个普通的村镇,惟有几座幸存的旧宅和摆放在街旁的拴马桩、马槽等,还能依稀看到昔日的辉煌。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