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佛一味”泛世界性

2020-03-28 zsdown520  460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茶佛一味”不仅对唐以后各朝饮食习惯颇有影响,而且也对周边邻邦饮食有指导借鉴作用。奈良时期,茶树随佛教各宗派先后从大唐移植日本。日桓武天皇廷历二十四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天台宗最澄来中国留学,带回茶籽试种于江州坂本,并以十斤装茶叶一箱送给空海弘法大师。空海为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师,他从我国带回茶籽试种,奉与磋峨天皇。山城国葛野郡原高山寺明惠上人高辨,以友僧所赠壶藏的茶籽,精心栽培,逐步培育成茶园,并传授蒸焙制法,奖励业茶。因此,我们可以认定日本茶业是佛光普照的结果。
  日本人饮茶习惯形成于镰仓时期。但日本的茶道开始于足利义政时期,即公元一四四二年至一四七三年。日本茶道一般在茶室进行,禅宗僧徒在庄严的达摩像前行饮茶礼,并逐渐形成一种信条、一种礼仪甚至升华为一种哲学思潮。从此,茶道成为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又因森林民族与海洋民族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唐代茶道没有严格的规范和形制,因而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人们席地而坐,人数不限,自斟自饮,不受拘束,进而达到“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采茶歌》秦韬玉》)的境界;日本的茶道,严格依照规则和时定礼节进行,一般在深宅大院最幽静高雅的茶室,显示出极大的刻意性。欲茶者,最多不超过四人,首席客人选择精于此道者。
  茶碗是日本最重要的饮具,主要为唐津烧,萨摩烧、相马烧、仁清烧、乐烧。它们与唐代的青白釉瓷不同,上面涂有一层海绵状的厚糊,表面粗糙,不易传热,易于掌握。碗的边沿微向内卷,可防外溢,敷釉光滑,适合口唇。
  日本饮茶始终的仪节,大多是由主人一人完成的。主人先将茶具涤后,把“末茶”冲成豆羹状,用帚急搅使其顶层起沫再奉与主要客人。饮茶时吸气作响,亦为一种礼貌。首席客人饮毕,茶碗须托于左手掌中,以右手扶持之再传给下位客人。在这方面,日本完全继承了唐代茶道的仪节。唐李爽墓甬道内的壁画,完整地记载着唐代茶具的端拿方法。北壁第三个女子,堆髻和裳,双手捧一盘置肩上,盘内放着四个杯子;西壁第三个女子,一手捧黑色杯子,一手上置作扶护状,上衣赫红,下裙为白色赫画竖条纹。壁画的生命是无声的,它们用来说话的是各种各样的手势。这样的手势,是由佛陀的手印变演来的。佛陀的手势是天国五彩缤纷的语言。而唐李爽墓壁画女子的端拿方式是对佛陀手印的客观诠释与直接宣泄。日本茶道和唐代茶道根本不同在于:尽管日本人将茶叶煮煎法不折不扣地学到手,尽管他们已将饮茶视为高雅的文化形式之一。但由于地理环境与文化积淀的差异,他们缺乏修身养性、积极入世向上的儒学精神、内在气质和天健情怀;尽管日本茶道已形成固定化程式和茶道观念的人为化,但他们缺乏的是士人以茶道修心,僧人通过茶道来悟禅,正直的官吏企谋以茶来养廉并通过茶道去领悟人生和社会责任的方式场境。至于“茶佛一味”哲学文化的韵致,那更是大相径庭了。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