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以前“客来烹茶”就已经很流行了。晋人还会把茶与米粉及其他调味料一起烹煮成糊状,谓之“煮茶粥”。这样茶的苦涩就被掩盖住了。
到了唐朝,陆羽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加上自己的体会,把煮茶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写成了一部《茶经》。之后,唐人煮茶的过程就标准化了。
唐人煎茶要经过列具、取火、用水、炙茶、碾磨、罗茶、煮水、投茶、加盐、育华、酌茶等过程。简单点说就是先准备好工具,把茶叶碾成碎末,加工成茶团。“龙团小碾斗晴窗”、“初雨过,龙团细碾,雪乳浮瓯”说的都是它啦。
需要饮用时用竹夹夹出来,放在火上烘烤至茶身膨胀略微弯曲,称之为炙茶。炙好的茶团放入纸囊中冷却,之后夹入磨臼中研磨,筛成茶粉(有没有联想到日本的抹茶),再把茶粉用拂末扫入罗合中备用。
炙茶
煮水的讲究“三沸”,有如鱼目般的水泡从釜底上冒,微有响声为第一沸,此时就要加盐了;釜边水泡如泉涌般直往上冲是为第二沸,这时要先从中舀出一瓢水备用,再将茶粉投入其中;汤如涛般滚翻,水花溅出就是第三沸了,这时要把刚才取出的水再倒进去,使茶水止沸。当然为了茶水味道更可口些也有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等一起煎煮的。
还有把茶粉筛细加水调成糊喝的,就是所谓的“吃茶”。
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
其实我们现在的“喝茶”的泡茶方式要宋元才会出现,要是电视剧中出现宋元以前的人泡茶的,不要怀疑,肯定是错误的。
(责任编辑:八分斋)